剛剛結束的全省服務業工作會議對加快發展服務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我省服務業發展的目標已確定,措施已出臺,政策已公佈。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乘勢而上,真抓實幹,把省委、省政府的決心變成全省的共同行動,把美好的藍圖變成美好的現實,努力開創服務業發展的新局面。為此,本報推出“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報道”,便於讀者了解遼寧服務業發展,致力於遼寧服務業發展。
瀋陽,一座以工業而聞名遐邇的城市,如今,在她的老城區———沈河區,現代金融商貿服務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推動著傳統産業格局發生改變。在僅僅17.6平方公里狹小範圍內,已有100余幢樓宇正在規劃和建設,其中高度在260米以上的樓宇近20座。東亞銀行、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等世界知名企業雲集於此,僅金融機構便達66家,這裡,業已是輻射整個東北地區名副其實的“財富中心”。今年前6個月,沈河區生産總值完成144.6億元,每平方公里土地創稅收高達2億元。
現代服務業的魅力在大連同樣上演著。8月,走進風景如畫的大連高新園區,惠普、通用、東軟等大公司整齊乾淨的辦公樓鱗次櫛比,每間辦公室的設施都十分先進,並流動著海量的數據和資訊為世界各國的公司提供軟體服務。這裡,正在成為全球的“後勤辦公室”。去年,這裡的700余家軟體和服務外包公司靠“腦力”創造了近200億元産值,沒有産生任何環境污染,讓大連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山水碧透、空氣清新。
從中心城市瀋陽到沿海龍頭大連,再到內陸、沿海的各市;從成熟的城市中央商務區到各種新興的市場業態,在今天的遼寧,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正迅速登上發展的舞臺。
遼寧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背後,是遼寧人面對新時期、新的發展任務作出的新的戰略抉擇: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不只是工業的振興,在新經濟浪潮風起雲湧的今天,加快發展服務業,更綠色,更環保,更可持續,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加快發展服務業,將托舉起遼寧全面振興的新希望。
加快發展服務業,遼寧的必然選擇
瀋陽鐵西區,曾被認為是老工業基地的代名詞。“工一色”曾經讓鐵西區陷入到空前的發展困境,企業效益不佳,工人大批下崗。區內的北二路被戲稱為“虧損一條街”,建設大路被稱為“建設銀行”。
近年來,通過發揮中心城區的集聚能力和擴散效應,鐵西區對區內企業實施“東搬西建”,“騰籠換鳥”,同時大力發展建材、汽車商貿、物流等服務業。“工一色”的老城區迅速蛻變成以現代商貿、生産性服務業為核心的新城區。如今的鐵西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百姓就業有了多樣選擇,曾經的“虧損一條街”如今成為年銷售額近50億元輻射東北的汽車商貿區;建設大路上高樓林立,成為眾多國內外知名商家搶灘佈局的熱土。
“現在,鐵西區第三産業佔GDP比重已達61%,並成為地方財稅收入的重要源頭,經濟結構調整呈現出了積極的變化。”鐵西區區長李松林説。
鐵西區以壯大服務業為“突破口”的發展之路,對遼寧老工業基地的産業優化升級,無疑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
作為老工業基地,雖然經過多年的調整改造,但我省的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集中表現在工業結構偏重、附加值偏低、消耗排放偏高等問題。同時,服務業所佔比重偏低,且地區間發展不平衡。而眾所週知,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作為一把經濟尺規,它在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總量中所佔比例的高低和水準,是衡量該國和地區經濟結構的重要指標。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服務業已達到佔GDP70%以上的水準。
在我省,經過多年的發展,服務業有長足的進步,2004年至2007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8%。到2007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0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但是,與發達國家和國內先進地區的經濟結構相對照,遼寧服務業依然是全省經濟發展中的一塊“短板”。從所佔GDP比重看,2007年,遼寧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6.4%,比東部地區平均水準低4.7個百分點。從發展速度看,近些年來我省服務業增速都遠遠低於工業增速,更與全國平均水準差了近1.5個百分點。
“儘管所佔比重不高,服務業在我省的財稅收入仍佔據著半壁江山。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僅就眼前發展來看,如果不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提升第三産業所佔比重,遼寧總體經濟的結構性矛盾還將愈演愈烈,‘長短腿現象’更加難以克服。”長期關注我省宏觀經濟發展的一位專家如是説。
而站在思考和謀劃未來發展的高度上看,將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打造成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更是大勢所趨。
“未來經濟發展,受到能源、土地資源和環境容量瓶頸的嚴重制約,而現代服務業不同於傳統業態的三個基本特徵,具有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和低能耗、低污染特點。有人把現代服務業比作‘綠色聚寶盆’,發展現代服務業可以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佔據産業鏈條‘高端’,實現經濟‘綠色’發展。以會展經濟為例,經濟拉動能力為1:9,即1元投入可以間接帶來9元産出。以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為例,1個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可以帶動4個人就業,其增值效益是100倍,而消耗和污染,與傳統産業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院長楊光説。
以加快發展服務業為突破口加快産業結構升級優化,使服務經濟成為發展的主動力,無疑成為遼寧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和緊迫任務。加快發展服務業,遼寧底蘊豐厚今年夏天,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有著200多年曆史的全球最大商業地産服務公司———美國世邦魏理仕有限公司將東北地區總部設立在了瀋陽。談及選擇瀋陽的理由,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蒲敬思説,瀋陽市的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已經成為國內最重要的製造業、物流和貿易城市之一,最重要的是,這座城市對周邊市場,如整個東北亞地區都具有很大的輻射作用。
商人的眼光是犀利的,像任何一种經濟形態一樣,服務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區位優勢。
遼寧,是東北地區與國內其他地區連接的通道,擁有全國最密集、最現代化的鐵路、陸路交通網,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出海口,優良港口眾多,是東北經濟圈的中心省份。同時,遼寧又是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省份,明顯的區位優勢為遼寧“承北接南”、“東拓西聯”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坐擁寶地”的遼寧為發展服務業提供了無法比擬的便利:交通樞紐發達、港口眾多,可發展現代倉儲物流業;臨港、臨海工業發達,可發展第三方物流、科技服務等産業;海岸線漫長,可發展高端濱海旅遊;邊境口岸,可發展邊貿、貨物轉机……
而區位優勢只是遼寧加快發展服務業的眾多優勢之一。現代服務業發展離不開中心城市,近年來,隨著我省城市化水準不斷提高,城市集聚、輻射、帶動和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百姓生活富裕,不斷尋求新的消費形式。據統計,遼寧的城市化水準已達到54%,為全國最高,尤其是以瀋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一小時經濟圈”,已形成了對服務業強大的規模需求,為金融、商貿服務業拓展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高科技、高知識含量。作為老工業基地,我省裝備製造業、原材料工業等在國內均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在自主創新的旗幟下,我省已積攢了殷實的科技家底:全省有國家級及省級重點實驗室6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8家,省級以上各類企業研發中心已增至320多個。重要的産業基礎和智力資源,為軟體外包、資訊傳輸、動漫、科研開發、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支撐。
與此同時,在我省的瀋陽、大連、鞍山、營口等地,經過多年的積澱發展,一批區域性的現代服務業業態框架初顯,或已産生集聚效應,形成産業集群。像大連市,已成為世界公認的軟體外包中心之一;瀋陽的金融商貿區已吸引了近70家的國內外金融機構入駐,成為輻射東北地區的結算中心;軟交會、國際服裝紡織品博覽會、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世界園藝博覽會等國際知名的展會經濟蓬勃發展;高檔旅遊、現代物流倉儲等産業也迅速發展。
正因為具備上述優勢,遼寧才具備了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資源稟賦。“加快發展服務業,不是脫離已有的産業基礎,另起爐灶,而是對現有産業的整合和升級,使其獲得更多的增值性。在這一點上,遼寧具有相當的比較優勢。”楊光説。
加快發展服務業,遼寧正逢其時
今年以來,為加快發展服務業,我省召開了一系列會議,深入分析形勢,多方聽取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制定政策措施。在7月9日召開的全省發展服務業座談會上,與會的學者、政府官員道出一個共同話題———加快發展服務業,遼寧目前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具備。
“所謂天時,指的是當前恰逢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過渡期結束。由於過渡期保護的主要是包括金融在內的現代服務業,因此,今後一個時期將有一個服務業外資集中進入的過程。同時,南方沿海發達地區的服務業也同樣存在著‘南資北上’的趨勢。”與會的一位專家這樣指出。
事實上,對我省來説,目前正處於振興東北和擴大開放的“雙重機遇期”,以“五點一線”為載體的大開放格局已初步形成,中部城市群一體化趨勢明朗。可以説已做足了迎接産業轉移的充分準備。
而從內在動力來看,近十多年來的製造業發展、城鎮居民收入增加、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從去年起,遼寧的GDP已突破萬億大關,財政收入突破千億,標誌著遼寧的經濟社會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高度。經濟社會對生産性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和社會性服務業産生了強烈的需求。
省政協經濟委員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研究成果表明,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在3000美元以上時,服務業迅速發展,並將成為強勢産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上升並佔主導地位。2007年遼寧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25725元,約合3400美元,産業結構正處在從‘二三一’向‘三二一’演進的初始階段,服務業已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上升期。”
所謂的“人和”,則體現在在加快發展服務業問題上從中央到地方的“上下同欲”。2007年3月,國務院便頒發了《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大中城市,要率先實現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遼寧省委、省政府更是高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多次就加快發展服務業作出戰略部署,瀋陽、大連、鞍山等城市近年來也都將發展現代服務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給予種種優惠政策。
一系列的宏觀利好因素為遼寧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積聚了奔騰向上的充足“勢能”。
正在發生的事實更印證了人們的判斷。據我省外經貿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達67.66億美元,同比增長43.7%。其中,以世界500強企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企業進資佔進資總額的20%左右,同比增長高達200%以上。絕對額已經遠遠超過第二産業。丹麥馬士基、美國世邦魏理仕、香港恒基兆業大洋百貨這些主打現代服務業的大型公司紛紛在統計數據中“露臉”。相關人士解釋説:“這意味著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跨國公司正加快其現代服務業向遼寧的轉移速度,製造業項目已不再是‘一枝獨秀’。”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今天,因為有了遼寧人的努力和拼搏,遼寧服務業成為一個有抱負的産業;明天,同樣因為遼寧人的努力和拼搏,遼寧服務業一定會成為全省産業結構、經濟結構中的主角。(李春林 楊忠厚 唐成選)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