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遼寧沿海經濟帶

遼寧振興前沿:添一雙原材料工業創新增長的翅膀

發佈時間:2021-09-08 06:44:13
    與裝備製造業相伴,原材料工業是我省的另一大支柱産業。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我省原材料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27.24億元,同比增長14%。在遼寧工業經濟中,原材料工業發展日趨成熟,並且舉足輕重。

  當前,我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乙烯、苯乙烯、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及原料、鋼鐵板帶材等原材料,國內的原材料工業市場需求空間十分巨大。而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業,正是遼寧工業的一個強項。從“一五”時期開始建設的鞍鋼、本鋼、楊家杖子鉬礦、撫順鋁廠、撫順石油一廠開始,到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的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我省的原材料工業底蘊深厚,潛力巨大。

  前不久完成的《遼寧工業潛力型産業發展研究》(以下簡稱《研究》)提出,為抓住發展的有利時機,我省應圍繞提高品質、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替代進口,改善環境,實施産業升級,合理調控總量,優化産業內部結構和空間佈局,向集約化、大型化、高級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化發展,實現由以規模擴張為主向效率增長型轉變,將遼寧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高加工度石化工業和精品鋼材生産基地。

  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正成為遼寧原材料工業騰飛之時張開的一雙有力翅膀。

  精品板材贏得國際讚譽

  作為傳統的鋼鐵生産大省,遼寧的鋼鐵板帶材品種和産量卻長期在低位徘徊。面對附加值更高的板帶材産品,近年來,遼寧原材料工業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了由鋼鐵大省向板帶材強省的跨躍。船體結構用鋼板(簡稱船板)便是其中的代表性産品之一。

  據介紹,船板分為普通強度級別、高強度級別和超高強度級別三個系列,技術含量高、生産難度大,是鋼鐵生産中的高端産品之一。從1995年開始,鞍鋼分四個階段完成了從普通強度級別到超高強度級別船板的開發,實現了整船供貨的目標和從生産低端到生産高端船板的巨變。其間,鞍鋼取得專利32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

  2006年,鞍鋼對其船板産品進行了第三次擴大認證,船板認證鋼種128個,使鞍鋼成為國內首個、世界第三個具備生産高檔次船體結構和海洋工程結構用鋼板能力的廠家。同一年,鞍鋼牌船板被國家質監總局授予中國名牌産品稱號。

  目前,鞍鋼已經與韓國三星、大宇、現代、STX等船廠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每年都與各船廠簽訂年度供貨協議。不僅如此,鞍鋼牌船板還逐漸進入了歐洲市場,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無獨有偶,在鞍鋼牌船板大舉步入世界市場的同時,鞍鋼牌橋梁板也飛架歐洲。

  前不久,鞍鋼為山海關橋梁廠出口挪威和德國的兩座橋梁的橋板供應合同順利完成。不久之後,鞍鋼牌橋梁板將被安裝在挪威格羅馬河的公路橋和德國境內多瑙河上的公路橋橋體上。據介紹,鞍鋼牌橋梁板出口歐洲,並且應用在挪威等低溫地區,是鞍鋼股份在橋梁板開發研製方面長期積累的一項重要成果,標誌著鞍鋼股份橋梁板生産和産品品質水準已躋身世界前沿。

  今年7月,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發佈了首批“創新型企業”名單,鞍鋼憑藉其以企業為創新主體,以技術中心為核心,以基層廠礦工程技術人員為基礎,以國內重點高校、研究院所教授、專家為借助力量的企業研發體系,榮獲首批“創新型企業”稱號。

  在談及我省原材料工業發展潛力時,《研究》認為,遼寧的冶金工業應堅持外延與內涵式發展相結合、以內涵式發展為主,改善鋼鐵工業佈局,提高産業集中度,重點發展精品板材、特鋼和新型建築鋼,把遼寧建設成工藝裝備現代化、品種多樣化、品質高級化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北方精品鋼材基地。

  與此同時,在精品板材生産領域,要以鞍本鋼鐵集團和五礦營口中板為依託,發展熱軋、冷軋薄板,冷軋寬頻鋼、涂鍍層板等産品,板材生産實現系列化,即寬厚、中厚、薄板配套,熱軋和冷軋板配套,原板和涂鍍層板配套,産品包括轎車面板、集裝箱板、造船板、高強度石油天然氣管線鋼、高檔家電板、電站板、橋梁板、壓力容器板、不銹板、冷軋硅鋼,以及建築、輕工食品用涂鍍層板等,建設具有全國意義的精品板材生産基地。

  特殊鋼産品提升科技含量

  説起 “神五”、“神六”、“嫦娥一號”與遼寧的聯繫,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中華民族太空夢想一次次成功實現的同時,東北特鋼集團生産的20余種特殊鋼材料為我國的航太工程作出了默默貢獻。這是遼寧人的驕傲,更是遼寧原材料工業的自豪。

  在實現特殊鋼材料成功“飛天”的同時,今夏的東北特鋼喜事連連。6月19日,東北特鋼集團獲准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基地。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東北特鋼集團相繼獲得省級、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基地資格,充分説明國家及省有關部門對其科研實力的肯定。7月22日,東北特鋼集團撫順基地成功為一家國內客戶生産出了16支高溫合金坯,經技術部門檢驗,其性能全部達到標準。這是東北特鋼集團首次生産高溫合金扁鋼,同時它也填補了國內高溫合金近終型尺寸産品從未成功生産過的空白。8月13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佈2008年“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製造業500強”排行榜,東北特鋼集團不僅榮登兩強榜單,而且在去年的基礎上位次上移。

  對此,東北特鋼集團董事長趙明遠表示,能夠滿足國內對奇、難、高、特、新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特鋼産品的需求,是得益於多年來堅持吸收國內外科技資源,催化自主研發水準快速升級的創新模式。根據《東北特鋼集團發展戰略規劃 (2008~2017)》,東北特鋼集團已將建設國際化科技型一流特鋼企業定為發展目標。

  8月13日,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給予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環保搬遷項目45億元的銀團貸款簽字儀式在大連舉行。據介紹,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環保搬遷項目,是國家重點發展精品特鋼的核心項目;項目總投資71億元,將建設合金鋼高速線材生産線、合金鋼小棒材、大盤卷生産線等8條特殊鋼專業生産線和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研發檢驗中心。項目建成並完全達産後,將實現年産精品特殊鋼材12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70億元,利稅總額30億元。

  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環保搬遷項目的建設,將成為我省原材料工業實現快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研究》建議,應以東北特鋼為依託,大連鋼廠建設不銹鋼、軸承鋼、彈簧鋼、合金鋼絲、合金銀亮材軋鋼生産線;撫順鋼廠建設國內汽車用鋼、不銹鋼棒材、高精度模具扁鋼、合金鋼鍛材、特種合金生産線;北滿鋼廠建設大規格合金鋼鍛材、軸承鋼棒材生産線,將遼寧建設成為全國品種和品質最具競爭力的優質特殊鋼生産基地。

  石化工業力求“大”而“精”

  在我省的原材料工業中,石化工業與冶金工業並駕齊驅。前不久,我省的大連石化剛剛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石化基地,為正在召開的2008北京奧運會奉獻上一份特殊的賀禮。

  8月7日,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一天,中國石油大連石化煉油基地建成最後一套新建裝置——— 加氫裂化裝置實現一次開車成功。此舉標誌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達到年2050萬噸的國內最大煉油基地全面投入運營。

  據介紹,大連石化煉油基地建設,是國家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項目。大連石化瞄準“國內爭排頭,國際創一流”目標,自2005年2月破土動工,先後建成投運7套生産裝置和配套系統,總投資107億元。據大連石化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大規模擴能改造是在原地進行的,生産設備和核心技術有國外引進,也有國産,基本上實現了“國內爭排頭、國際創一流”的既定目標。技術改造後,大連石化不僅原油加工能力比原來提高95%以上,而且改變了過去只能加工低硫原油的歷史,每年可加工含硫原油1600萬噸,跨入世界煉化企業先進行列。

  在規模做大的同時,大連石化的産品也越做越精。6月末,大連石化公司新建的亞洲最大22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開始向反應器引油,順利産出氫氣等産品,這標誌該套裝置一次開工成功。作為大連石化含硫油技術改造工程的核心裝置,220萬噸/年連續重整聯合裝置採用了國內外最先進的生産工藝技術,聯合裝置包括220萬噸/年連續重整、100萬噸/年芳烴抽提、16萬標立/小時PSA裝置以及變電所等配套設施,建設總投資11.73億元。連續重整裝置可産出含硫量小于0.5PPM的高辛烷值汽油組分,比歐Ⅳ標準汽油硫含量還低49.5PPM。

  力求“大”而“精”,是《研究》對我省原材料工業潛力分析時提出的發展目標。《研究》提出,我省石化工業應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採用“基地化、大型化、一體化、專業化”的發展模式,加快石化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資源最優化、産品市場化、投資節約化和效益最佳化為原則,以煉油行業為龍頭,大力推進煉油化工一體化,以大乙烯、大芳烴的建設延長産業鏈,集中力量發展三大合成材料、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及下游精深加工産品,做強做大大連、撫順、兩錦三大煉油基地和遼陽化纖、盤錦石化生産基地,推進撫順、大連百萬噸級乙烯基地建設,拉長産業鏈,實現向集約化、大型化、精細化和系列化方向發展。(葉 健)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