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陽縣人看來,把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的傳統農業縣發展成為工業強縣,就是要打造産業集群,而集群的依託是園區建設。“遼陽縣工業經濟發展速度與水準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工業發展潛質還有待充分發揮,必須立足優勢,加快園區建設,讓企業向園區集中,讓産業按區域聚集,用大開發牽動大項目,用大項目促進大發展。”接受記者採訪時,遼陽縣委領導興奮地描述著該縣的工業發展思路。
於是,找準了縣域工業發展落腳點和突破口的遼陽縣,在兩三年的時間裏,大手筆、高標準規劃、建設了向陽、劉二堡、興隆、蘭家、寒嶺等五個工業園,累計向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近40億元,吸引2000多戶企業入園創業。遼寧新風企業集團與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合作的總投資13.8億元的高壓共軌項目、遼寧萬興達集團2萬噸特種變頻漆包線、遼寧通達建材有限公司5萬噸預應力鋼絞線等一批高投入、高附加值項目相繼在園區內開工興建。今年遼陽縣的項目建設繼續高歌猛進,全年確定投資500萬元以上建設項目有100項,目前已到位資金近12億元,開工率80.9%。
一排排廠房,一處處宏大的建設工地,展示著遼陽縣工業發展的強勁態勢。預計到2010年,以集群形式出現在園區的企業,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將達到20個,10億元以上的達到10個,力爭培育銷售收入超50億元的大型骨幹企業1-2家。屆時,將打造出北方最大的電子電器資訊産業原材料生産基地、東北最大的普通民用建材(鋼材)生産基地、省內最大的鋼鐵産品配套加工區。
據介紹,他們要用三年時間“再造”一個遼陽縣,躋身全省44個縣(市)的前十名,主要經濟指標,即地區生産總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工業總産值要在2007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周寶璽 李志)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