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遼寧沿海經濟帶

縣域經濟系列報道 陶瓷産業使法庫經濟實現跨越

發佈時間:2021-09-08 06:44:20
    今年上半年,法庫縣以財政收入2.21億元,同比增長45.2%的驕人成績,成為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典範。6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每畝年收入只有100元的玉米田,6年後,這裡已崛起了一個擁有138家陶瓷及相關配套企業、335條各類陶瓷生産線、累計實現産值136.4億元、對財政貢獻3.64億元的現代化的“東北瓷都”。法庫,正以“資源轉化、工業立縣”的發展戰略譜寫縣域經濟發展的傳奇。

    法庫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多年來農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縣域經濟發展一直停滯不前。2002年,針對本地豐厚的非金屬礦産資源優勢,法庫縣委、縣政府確立了“資源轉化、工業立縣”的發展戰略,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努力發展陶瓷産業,打造“東北瓷都”。

    經過科學分析和反覆論證,法庫科學地將切入點確定在發展陶瓷産業上,把發展壯大陶瓷産業作為工業立縣的主攻方向和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並明確了建設集生産、研發、銷售、文化于一體,匯各種陶瓷于一城的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化“東北瓷都”的發展目標。6年來,在省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法庫縣堅持邊發展邊建設,累計投入8.2億元資金加強了道路、電力、綠化、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的陶瓷專業經濟園區,為企業發展搭建平臺。同時,全縣把陶瓷産業視為“眼珠子”和“命根子”,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和優惠的産業政策,採取縣長現場辦公等方式切實解決企業落戶、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利商安商富商氛圍。

    為把陶瓷産業做強做大,使法庫經濟實現跨越式、超常規發展。法庫人以“不怕千辛萬苦、不畏千山萬水、不厭千言萬語、不惜千方百計”的創業精神,舉全縣之力招商。

    與此同時,法庫建設了集生産、展覽、銷售于一體的“大東北陶瓷城”專業市場,建立了物流經濟區,以鐵路貨場為中心,圍繞陶瓷産業發展現代流通服務業。而為滿足高層次的商務活動需求,法庫縣引進法國雅高酒店集團建設的日升大廈、神龍賓館等星級酒店也即將落成。這一切都增大了對域外資本的吸引力,使法庫的陶瓷産業實現了超常規發展。

    從2002年第一家陶瓷企業落戶至今,法庫陶瓷産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一個現代化的陶瓷生産基地在東北大地上迅速崛起。産品包括建築瓷、日用瓷、藝術瓷、工業瓷、電瓷、特種瓷、衛生潔具等12大類27個品種,覆蓋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的東部地區,部分産品遠銷俄羅斯、美國、蒙古、阿聯酋、韓國、朝鮮等國家和地區。據中國建築材料陶瓷專業協會統計數據分析,法庫陶瓷産業綜合指標排名全國第五、東北地區第一。法庫經濟開發區被評為全省十大最具發展潛力開發區,“東北瓷都”被評為“新瀋陽十大名片”,法庫被中國中小企業對外合作中心授予“陶瓷産業集群國際合作基地”稱號。

    陶瓷産業的迅猛發展,有力拉動了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這組數字見證了法庫縣6年之內創造的奇跡和輝煌:2007年,法庫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2.4億元,同比增長33.8%;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64億元,同比增長98.3%;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6013元,同比增長30.4%。

    迅猛崛起的陶瓷産業,使法庫縣域經濟實現了三大跨越:實現了由財政收支赤字縣向財政收支平衡縣的跨越,實現了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的跨越,實現了由經濟欠發達地區向省內中等經濟發達縣區的跨越。(劉佳)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