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遼寧沿海經濟帶

丹東創業服務助推中小科技企業加快發展

發佈時間:2021-09-08 06:44:24

    現如今的丹東市東方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年實現高新技術産值已由幾年前的1000萬元增長到3億余元,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它之所以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有如此大的飛躍,得益於丹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孵化。丹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作為中小科技企業孵化器,為丹東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是近幾年,由於受到“五點一線”對外開放政策的鼓勵和影響,孵化器中的一些中小型科技企業呈現出快速走強的勢頭,從而促進了丹東市高新技術産業的大發展。

    2001年1月12日,丹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正式掛牌運作,成為助推中小科技企業加快發展步伐的孵化器。自孵化器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企業技術創新為主體,走“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之路,提高對在孵企業的服務品質和服務效率,以“梯次”孵化方式,使企業孵化鏈條向深層次、寬領域延伸,實現了從“孵優”到“扶強”,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發展,為丹東高新區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孵化器共有孵化場地面積1.2萬平方米,可自主支配孵化場地面積6000平方米,在孵企業32家。

    孵化器實行高門檻入駐,主要孵化那些只是擁有某項先進技術、核心産品主導設計還沒有出現、核心産品的試製還沒完成、核心産品還沒有定型的科技型初建企業。一經入駐的科技孵化企業除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以外,還可享受合作區《財政扶持資金暫行規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辦法》、《鼓勵企業投資政策補充規定》等一切投資優惠政策。

    丹東華通測控有限公司就是進入孵化器的受益企業之一,孵化器為華通測控減免房租34萬元,提供財政扶持資金112萬元,以158元/平方米的價格為其在金泉高新技術産業園區提供了1.7萬多平方米的土地,按照園區土地成本價格的超出部分全部由財政予以補貼,僅此一項就為公司節省資金507萬元。在企業建設過程中,又由孵化器出面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企業提供幫助,使華通測控公司的項目當年開工,當年竣工投産。有了孵化器的優惠和助力,華通測控得以很快發展起來,2002年入孵當年實現産值168萬元,經過幾年的孵化,現已發展成為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和軟體認定企業,2007年該公司高新技術産值已突破4000萬元。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孵化器採用的多級孵化模式,它是科技企業實現跳躍發展的助力器。初級孵化重在孵育優秀科技成果轉化為産品,二級孵化重在孵育企業成熟成長。初級孵化畢業的企業雖已具備一定的創業基礎,但只是剛剛走過“種子期”的“幼苗”,還經不住市場大風大浪的考驗。為使這些企業儘快成長壯大,高新區以合作區提供的江灣工業園區四棟面積為6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為載體,承接初次孵化畢業的企業,通過3-5年的“育苗”之後,可以優先入駐金泉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現在,孵化器畢業的20戶企業絕大多數入駐金泉高新技術産業園區,這些企業羽翼漸豐,成為丹東高新技術産業的頂梁柱。丹東科技孵化器正是採取這種有效的多級孵化模式,使孵化企業走過種子期、育苗期、成長期幾個階段,實現了“三級跳”式的發展,迅速進入擴張發展階段。

    孵化器對中小科技企業的強力支援,推動了丹東電子資訊産業強勢的形成。孵化器根據該産業具有傳統産業優勢、技術人才眾多的特點,將其作為孵化重點,逐漸形成以金泉高新技術園區為依託、以孵化器為載體的資訊産業集聚效應,使入孵的基礎電子元器件、嵌入式軟體産品以及通訊、軟體、動漫産品等資訊産業企業比重達80%,産值佔全區經濟總量的32.15%以上,達到國家資訊産業園的認定標準,被省科技廳和丹東市政府確認為丹東市資訊産業園,已于去年11月28日正式在孵化器掛牌運作。

    自孵化器成立以來效果明顯,先後共有50余戶科技企業入駐孵化,入孵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實現了快速的發展。截至2007年底,孵化器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0097萬元,實現高新技術産值29423萬元,實現高新技術産品增加值6896萬元;共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9戶;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4項、省級科技項目13項、市級科技項目19項。(王盧莎)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