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槍口”始終瞄準發電企業
遼寧火力發電裝機容量佔發電總裝機容量的91%,高於全國十多個百分點,火力發電所耗的煤炭佔全省煤炭消耗總量的一半以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佔到全省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二氧化硫是酸性的,它過量排放到大氣中,會形成“酸沉降”。“酸沉降”可導致土壤、河流酸化,腐蝕金屬,損害土地健康,破壞動植物的生長,嚴重傷害生態環境。電力、冶金、建材三個行業佔遼寧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城市排放總量的80%以上。以往,鞍山、撫順、阜新、鐵嶺等發電企業比較集中的城市,大氣污染程度普遍高於其他城市,其中以鞍山、阜新最為嚴重。
今年是遼寧環境執法年。4月份,我省打響了環境執法的“第一槍”,果斷停業整頓8家造紙大戶。儘管這“第一槍”沒有打到電力行業身上,但遼寧電業人心裏清楚,執法“槍口”始終瞄準電力行業的發電企業。儘管發電企業為我省治污減排已經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與廣東、北京等國內先進省市的同行業相比,遼寧發電企業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全省電力行業尚未安裝或者説尚未改造脫硫裝置的火力發電企業仍不在少數。
為確保實現遼寧“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省政府5月12日在本溪鋼鐵集團公司發電廠召開全省大氣污染減排限期治理通知書集中送達大會,現場向28家中直、省直企業送達42個限期治理項目通知書,各市也隨即對市屬45家企業所屬項目下達通知書,提出了脫硫限期治理的要求。在總計87個項目中,火電企業佔到了絕大多數,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發電企業,而時間期限不得超過2009年末。
今後,遼寧將對未實施或未按期完成燃煤電廠脫硫項目的地區實施區域限批;對逾期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企業,環保部門要依法加倍收取超標排污費,對企業及主要責任人要根據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並追究責任。
這意味著,在我省,目標已經變成行動,綱領已經成為實踐。發電企業作為能耗和污染大戶,已成為我省環境執法的矛頭所指,重點所在。
改造先行與熱電聯産
工程減排是治污減排的核心。從去年起,我省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實施了減排3年行動計劃,啟動了14個區域、7個行業的547個重點污染治理項目,其中遼寧電力行業的93家發電企業榜上有名。
在山城本溪,具有百年曆史的本鋼集團就佔了市區面積的1/3。本鋼的減排項目就是本溪市的重點項目,本鋼的重點治污項目之一就是本鋼發電廠220燃煤鍋爐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這項工程運營後,經環保部門監測,其主要指標的脫硫率達到90%以上。下一步,本鋼發電廠還將對餘下的幾臺燃煤鍋爐進行二氧化硫專項治理。
大連市對市內的幾家熱電企業進行了全面的減排技術改造。大連熱電集團香海、東海、北海3家熱電企業投資千余萬元,實施了脫硫裝置的整體改造,使脫硫率提高了2個百分點。
目前,遼寧省最大的脫硫項目,大連市“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環保工程,總投資4.3億元的華能大連電廠脫硫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據介紹,華能大連電廠4台機組從現在起全部實施脫硫改造工程。脫硫工程採用挪威某公司海水脫硫技術,設計脫硫效率將達到92%以上。這種工藝具有技術成熟、運作可靠、不需任何添加劑、不存在副産品及廢棄物二次污染等特點,可節約大量淡水資源。據介紹,首臺機組脫硫工程將於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並投入運作。全部工程于2009年年底前竣工並投入運作。屆時,可年減排二氧化硫2.6萬噸,佔全市“十一五”應減排總量的60%。
大連市現有3個沒有建設脫硫設施的電廠也將在2010年底前全部完成脫硫設施建設。對於新建燃煤電廠(含熱電廠),大連市政府要求必須同步建設脫硫設施,採用低氮燃燒器,並預留煙氣脫氮治理空間。同時,大連市還將大力引入天然氣、水源熱泵技術,發展太陽能、風能及核能利用技術,到2010年,煤炭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由13%降至5%,氣體燃料和電力消費比重分別由0.6%和22%提高到23%和27%,使該市能源結構初步得到調整。我省發電企業工程減排的另一主要做法是實施熱電聯産,因為集中供熱的鍋爐容量大,有較完善的除塵設備,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當前熱電聯産在遼寧方興未艾。瀋陽在渾南地區建設30萬千瓦熱電廠,使渾南地區基本實現集中供熱。大連在市區西部地區建立了甘井子熱電廠,使新興市區集中供熱一步到位。鞍山市區隨著8台30萬千瓦機組熱電項目的簽約和開工,也將徹底脫去罩在城市上空的“大紅袍”。
抓大放小與全程監管
遼寧要實現治污減排的目標,根本途徑是加快産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於發電企業來説,上大壓小,扶優劣汰便成了必然選擇。在“十一五”期間,我省將關停小火電機組125.2萬千瓦,涉及12家火電企業、32台機組。這樣,可少消耗300萬噸標準煤,減排4萬噸二氧化硫。
為了給上大壓小開綠燈,我省有關部門制定了相關政策,以省級電力交易市場為依託,實施遼寧電網發電權有償替代交易管理辦法。去年,替代電量為12.75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1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200噸。
去年以來,我省關停遼寧電網統調小火電機組7台,總容量50萬千瓦。與此同時,高參數、高容量的大機組正加速取代小機組,有效地改變了遼寧的電源結構。隨著莊河發電公司超臨界60萬千瓦1號、2號機組,華能營口電廠超超臨界60萬千瓦3號、4號機組,阜新發電公司35萬千瓦3號、4號機組陸續投入商業運營,我省發電企業進入了一個低污染、高效能的大機組絕對“當家做主”的時代。
我省還實行“電子警察”上崗執法制度,省內瀋陽、大連、鞍山等城市普遍實施了煙氣排放的線上監控,其中15家大型火電廠的線上監控數據向省裏直接傳輸,這樣就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排放量化指標,凡是超標的電廠一律受到黃牌警告,並被限期整改。遼東的一家熱電廠就因此被亮了“紅燈”,迫使該廠對脫硫裝置進行改造,改造後煙塵和二氧化硫減排指標大幅提高,從而實現了達標排放。
管理減排,有關部門的監督和環保法規的制約固然重要,而企業的自覺行動更為重要。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東北分公司火電裝機容量堪稱全省“老大”,老廠多,設備陳舊。他們在實施強行關停小火電的同時,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並以此考核電廠負責人,實行一票否決制。分公司所屬的撫順發電公司主動對除塵器進行進一步改造,使除塵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東北分公司還對8台治污減排不達標的運作機組全部進行了脫硫改造,改造總容量達190萬千瓦。東北分公司採取的一系列治污減排措施,不但為遼寧治污減排作出了貢獻,而且為企業自身尋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看不見的手”助力治污減排
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和原國家環保總局在北京舉行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項目簽約儀式。華電彰武發電廠2×600兆瓦機組新建工程,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特許經營試點單位在儀式上簽約,這標誌著我省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進入實施階段。
據專家介紹,近年來,在我省煙氣脫硫産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部分煙氣脫硫工程建設品質不過關、脫硫設施投運率低、運作維護專業化水準低、運作效果差、脫硫公司良莠不齊、技術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如不儘快解決,將嚴重影響二氧化硫減排目標的完成。産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市場化機制不健全,必須在污染治理機制上實現創新。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是在國家有關部門組織指導下,以國家出臺的脫硫電價及相關優惠政策為基礎,將電廠脫硫設施建設、運作、維護及日常管理交由專業化脫硫公司承擔,以實現二氧化硫減排目標。這種新機制有利於提高脫硫工程品質和設施投運率;有利於加強對煙氣脫硫設施運作的監管;有利於促進電力企業集中精力抓好主業;有利於脫硫公司發展壯大,促進脫硫公司技術和管理的不斷創新;有利於促進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的發展。
我省環保部門負責人表示,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是一項開拓性的工作,對於我省發電企業和脫硫公司來講,是一個難得的機遇。通過煙氣脫硫特許經營,既可以提高電廠的脫硫水準,以滿足國家的環保要求,又便於電廠集中精力搞好發電,並可以拓展脫硫公司的業務範圍,使我省的脫硫産業得到持續發展。
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是我省將新機制引入減排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省全面推進污染治理的市場化和專業化,通過建立新機制促進治污減排。據了解,目前我省已經有幾十家環保公司以專業化、市場化的方式介入了治污減排工作。良性的市場競爭有利於環保公司的做大做強,為提高環保産業化水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徐丹偉)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