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信仰在台灣

發佈時間:2021-10-12 16:06:27

  三山國王是指獨山、明山、巾山(或謂中山)的三位山神,這三座山位於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呵婆墟,即今日的廣東省饒平縣境內。視“三山國王”為他們的守護神,當他們移民來台灣時,便隨身攜帶“三山國王”的神像以保祐平安,並建寺廟供奉,所以台灣至今潮州人聚集的地區,就有“三山國王”的神廟。與奉祀多神的漳、泉居民不同的是,他們信仰較為專一,三山國王可以説是他們最為普遍信奉的神祗了。

  三山國王的來歷,眾説紛壇,傳聞甚多。傳聞之一説:宋太祖趙匡胤開國時,劉張(一作劉)拒命,興兵作亂,太祖命王師出征,潮州太守王待監赴三山求神,果然雷雨交加,風雨暴起,劉張兵被吹襲而敗北,終於降服。到了宋太宗時,潮州有匪賊蜂起,皇帝雖御駕親徵,仍無法征服。忽然在潮州城下有金甲神人揮戈掃匪,王師大捷。凱旋之日,看見有旌旗出現城頭上的霞雲中,寫著“潮州三山神”五個大字,宋太宗才領悟金甲神人是三位山神,特地趕來助戰,便頒詔封中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明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匾額曰“明貺(音況)”,每年由官府奉祀。把三座名山神格化,應源於古代崇拜山嶽的遺風。目前在台灣三山國王廟約有130 多座。

  三山國王的原廟在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阿婆墟,直接從原廟分香或分身到台灣的有四廟——彰化縣永靖鄉“甘霖宮”、社頭鄉訪橋頭“鎮安宮”、鹿港鎮埔崳裏“霜肇宮”、宜蘭縣員山鄉“三山國王廟”。其他供奉三山國王的神廟均由以上四廟于台灣再分香或分身而來,因有分香或分身的關係,香火鼎盛。台南市立人路上的三山國王廟卻獨富特色。台南的三山國王廟又稱潮汕會館,以台灣現存唯一廣東式廟宇建築而著稱,其格式與閩南風格迥異。當初興建此廟時,所用石材均運自潮州,其建造師傅,包括木雕師、石雕師、土木師(泥水師)之剪粘塑造等,均是一時之選,因而桁角木雕與設計製作風格,均具精美,風格特殊。墻壁上的浮雕猛虎,齜牙咧嘴,栩栩如生。主殿祭祀著三位山神,中間的是白臉,左右邊分別是黑臉和紅臉,三位並排而坐。其中黑臉山神眼眶深陷、濃眉突眼,頗具武將神風之威,紅臉山神和白臉山神都眉清目秀,文質彬彬,像個文官。山神後面還置有三位女神像,尊為三位山神的夫人像,六尊神像合祀一起,共用信徒奉祭。在三山國王神壇的左前方配祀有“舍下老人”,右前方祭祀有“護法老爺”,這兩尊神像是三山國王的兩名重要部將。“舍下老 人”一身武將打扮,乃武藝高強的大將;“護法老爺”文身打扮,掌文職。兩位部將一武一文,護佐三山國王,文武兼顧。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日是三山國王的祀日,當地民間都要以五牲、鮮花、青果祭拜,獻演野臺戲,舉行盛大祭典膜拜,十分虔敬。昔時台南市的三山國王廟還要在每年的上元節之夜,大事展出廣東特種的水仙花,供人欣賞,曾為台南一時的盛況,可惜日據後遭受破壞。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