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11月10日在湖北襄陽宜城市舉行。中央台辦副主任龍明彪,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省委台辦主任李建紅,襄陽市委常委程武,襄陽市委常委、秘書長李詩,市政府副市長劉恒友等領導出席相關活動。台灣荊楚文化探尋參訪團,張自忠將軍親屬,抗戰研究人員和各界代表及宜城市藎忱中學師生代表等260多人海峽兩岸嘉賓參加授牌儀式。
圖:嘉賓在張自忠將軍紀念碑前緬懷憑吊
當日上午,兩岸嘉賓首先來到張自忠將軍殉難處紀念園舉行緬懷憑吊活動。在張自忠將軍紀念碑前,嘉賓們敬獻花籃、默哀鞠躬,追憶張自忠將軍的英勇事跡。在張自忠將軍同難官兵墓前,嘉賓們向無名烈士敬獻了鮮花。
圖:省委台辦主任李建紅主詩授牌儀式
隨後,在張自忠將軍殉國處紀念園廣場,舉行了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省委台辦主任李建紅主持授牌儀式,中央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向宜城市委書記郭靜授牌,並與
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一起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文化石揭幕。
圖:中央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向宜城市委書記郭靜授牌
李樂成對基地授牌表示祝賀,對台灣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指出,今年是棗宜會戰80週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准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具有特殊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我們舉行祭典英烈和張自忠紀念館(紀念園)授牌儀式,就是對民族英烈們最好的告慰。寶島台灣被割讓和兩岸關係70年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民族復興而終結。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已成為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台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繫於民族復興。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已成為歷史發展的浩蕩大勢。在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台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我們期待台灣同胞與我們一道,共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圖: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致辭
圖:中央台辦副主任龍明彪與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共同揭幕
李樂成表示,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1月2日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希望宜城市要以此次授牌為新的起點,珍惜、管理、運用好“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一金字國牌,充分發揮交流基地的影響和示範作用,真正把交流基地建設成為兩岸民眾回顧民族歷史,增強共同記憶,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交流平臺。
宜城市委書記郭靜在授牌儀式上表示,宜城作為張自忠將軍的殉國地,我們將以此次授牌為契機,不斷加強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和管理,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切實把交流基地建設好、管理好、運用好,使之成為海峽兩岸交流的展示窗口、靚麗名片、重要陣地,推動兩岸同胞交流合作深入發展。將充分挖掘和宣傳張自忠將軍英雄事跡,打造特色交流品牌,為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圖:嘉賓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參觀
當日下午,兩岸嘉賓來到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參觀,並舉行張自忠將軍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參加授牌儀式的台灣嘉賓紛紛表示,期待今後兩岸民眾以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為載體,開展更加深入交流合作,加強了解、增進認同。
宜城是民族英雄張自忠將軍的殉國地。1940年5月,張自忠將軍率部在宜城與日軍決戰,壯烈殉國。張自忠將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戰場犧牲的最高軍階的將領,也是國共兩黨領導人一致給予高度評價的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他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深受海內外華人敬仰。據悉,襄陽市依託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平臺,多次舉辦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和誕辰紀念活動。國家、省、市有關領導,張自忠將軍親屬,抗日將領子女,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台灣退役將領總會會長夏瀛洲,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前負責人郝柏村等台灣重要人士和50多個台灣民眾參訪團,以及海峽兩岸遊客前往張自忠將軍紀念紀念館(紀念園)參觀憑吊,總數超過380萬人(次)。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紀念園)已逐漸成為凝聚兩岸民眾親情,增進兩岸民眾對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劉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