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之間的文化紐帶是割不斷的
文物交流,有助於增強兩岸人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其形成的“我群觀念”有助於兩岸經濟和政治的順遂融合。
2021年6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了《富春山居圖》合璧十週年紀念會及配套活動。與會兩岸同胞一同回顧十年前的合璧盛舉,延續中華文化根脈。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分離三百年後合璧,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次盛會,是兩岸文化認同的一次成果,也是對兩岸融合發展的期待。
《富春山居圖》合璧十週年後,兩岸文化交流進入新階段,該如何更進一步深入?兩岸的文化認同又該如何提高?對此,《台海》特邀兩岸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富春山居圖》合璧的成果與兩岸文化認同的發展。
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記憶和心靈歸屬
《台海》:您如何看十年前《富春山居圖》的合璧?
馬勇:《富春山居圖》合璧是兩岸文化相連的象徵。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開幕。自此,《富春山居圖》不再只是一件藝術珍品,還成了兩岸相連的一個文化象徵。十年前的合璧,展現出的不僅是中華文化的深厚偉力,還有中華兒女對兩岸和平、江山一統、金甌無缺、國泰民安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富春山居圖》合璧也是民眾對兩岸融合發展的期待。
蘇嘉宏:《富春山居圖》能夠合璧,是因為兩岸擁有共同的中華文化記憶,這是根深蒂固融化在兩岸同胞血脈裏的心靈認同。
《台海》:今年6月,杭州舉辦《富春山居圖》合璧十週年紀念活動,您覺得其中有何意義?
馬勇:《富春山居圖》合璧十年後的今天,杭州舉辦合璧十週年紀念活動,重溫中華民族文化瑰寶跨海重逢的歷史時刻,講述寓意深刻的合璧故事,回顧兩岸同胞交流的歷程,意義在於強化兩岸同胞特別是年輕台胞對兩岸同根同源的認識,增強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十年來,兩岸交往在經貿、青年、基層、文化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豐碩成果,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來到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事實早已證明,兩岸同胞走親走近不可擋,兩岸融合發展大勢不可逆。
蘇嘉宏:最近三十年來,島內“台獨”勢力大搞“去中國化”,篡改歷史,限縮兩岸交流,妄圖斬斷中華文化的根脈,毒害台灣民眾,將台灣年輕人洗腦成所謂的“天然獨”。然而,通過《富春山居圖》合璧十週年紀念活動,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化依舊是兩岸共同的文化記憶和心靈歸屬,兩岸人民血脈同根、文化同源的鐵的事實,是“台獨”用謊言掩蓋不了的。無論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怎樣處心積慮地在兩岸同胞間挑撥離間、製造對立,都割不斷兩岸之間中華文化這條“心靈紐帶”,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兩岸同胞也從未停止過各領域線上線下的交流互動。
文化認同是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礎
《台海》:有人説,《富春山居圖》的合璧體現了兩岸的文化認同。您是如何理解文化認同在兩岸的地位?
馬勇:歷史表明,處於分離狀態的國家走向統一首先需要民族的認同,而民族的認同則離不開文化的認同。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認同在台灣具有生動的體現。儘管“台獨”勢力極力否定與破壞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台獨”這個怪胎在島內還是受到了多數民眾的唾棄,中華文化認同在台灣根深蒂固。也正是因為存在文化上的認同,兩岸民眾的情感才會在1987年開放交流之後迅速融洽起來,探親、尋根和各種宗教文化交流的熱潮迅速熱絡起來。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成果,也真切反應了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蘇嘉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記憶與精神家園,體現著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著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于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于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這昭示我們,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增進文化認同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個重要層面。
《台海》:您認為文化認同與兩岸交流發展有著怎樣的關係?
馬勇:增進中華文化認同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和平統一的重要基礎,在兩岸統一進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的思想情感之中,是發展兩岸關係,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和平與發展成為兩岸關係主題的情況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緊密相連的。謀求祖國的統一,除了加強兩岸在政治、經濟、貿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之外,最能喚起民族感情的就是強化中華文化認同。由於文化本身具有教化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化解功能,從文化領域入手增進民族與國家認同,政治色彩少,且不受兩岸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容易被兩岸各界人士所接受,成為兩岸之間化解敵意、消除對立心態的最佳方式。
蘇嘉宏:失去了民族傳統文化,就如同浮萍,沒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靈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園。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是拉近兩岸認知距離與隔閡的推手,是溝通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紐帶和橋梁。進一步深化兩岸溝通交流,增進兩岸人民的文化認同,對於增強兩岸人民的民族認同、社會認同和國家認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由於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政治敏感度相對較低,且樂於為島內民眾所接受,成為深化兩岸關係中大有可為的一個方面。當然,文化與政治本身存在著不可分割性。當前,兩岸文化交流已經深入到兩岸民眾生活之中,滿足著兩岸人民渴望接近、渴望溝通的急切心情,滿足著兩岸人民彼此找回骨肉親情的美好願景。只要把文化交流做紮實了,在一定量變的積累下,兩岸政治領域的突破終將會水到渠成。
2006年,大陸第一個國家級對臺專題博物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正式建成開放。
增進文化認同反對“文化台獨”
《台海》:您認為應該如何提高兩岸的文化認同?
馬勇:當前,要加強兩岸文化認同,必須把反對“文化台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正是因為看到中華文化認同在民族、國家認同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島內“台獨”勢力極力從抹殺兩岸文化認同入手,破壞民族、國家認同。“台獨”勢力推行的種種“去中國化”和“文化台獨”活動,其目的在於片面強調台灣歷史文化的特殊性,來否定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定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從歷史上、文化上把台灣與中華大家庭割裂開來、對立起來,進而否定兩岸共同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為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灣獨立”製造理論依據。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就要對“台獨”勢力的歪理邪説進行撥亂反正。
一直以來,在兩岸交流交往中,我們堅持“先經後政”的原則,一切圍繞經濟交流展開,甚至文化的交流也是秉持著“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思路。未來,要注重開拓和創新文化交流的模式,不僅經濟要唱戲,文化本身也要唱戲,甚至“文化搭臺,多方唱戲”。以文化交流凝聚人心,增強文化自身的吸引力,促進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之間的相互了解、融合,為破解兩岸政治議題奠定民心基礎。
蘇嘉宏:首先,增進文化認同,需要正視兩岸文化差異。過去海峽兩岸長期的分隔與對峙,造成彼此陌生、疏離、猜忌,意識形態差距頗大。兩岸經貿交流扮演了化解敵意的觸媒,但在文化認同的過程中,受政治制度和社會生態的差異影響,導致雙方産生認知差異,進而形成島內“台灣意識”的獨特文化現象。
其次,增進文化認同,需高度重視兩岸文化的交流合作。兩岸人民儘管隔著台灣海峽,但有著同樣的鄉土情結和家國夢想,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有著共同的過往歷史和未來追求,這些都是連接兩岸人民的精神血脈和溝通橋梁。文化認同不僅來自共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價值,更需要通過長期的交流和聯繫來不斷加以鞏固深化。一方面,文化交流不如政治交流那麼敏感,也不如經濟交流那麼重利,文化交流是“心”的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説,它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的交流。通過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可減少因長期對峙、隔離狀態下所形成的誤會和誤解,增強兩岸民眾的親和力。另一方面,在兩岸實現“三通”以後,要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把文化交流置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優先地位。因為在文化交流中可以更多地選擇雙方都能接受的“中性”議題,包括雙方都贊同或不贊同但可容忍的內容。
《台海》:您覺得兩岸文物交流,對兩岸文化交流與文化認同有何意義?
馬勇:兩岸要融合發展,需要兩岸相互開放,相互給予同等待遇政策措施。要在兩岸關係的實踐中通過和平發展實現和平統一,在發展中統一,在統一中復興。在兩岸融合過程中,文化融合是重要的一環,而文物交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通過文物交流,增強兩岸人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其形成的“我群觀念”有助於兩岸經濟和政治的順遂融合。
蘇嘉宏:兩岸文物交流,就是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這樣做,可以縮短心靈距離,增進了解,取得共識,建立信任,從而推動和平統一的進程。
《台海》:兩岸在文物交流上,還有哪些內容可以去做?
馬勇:第一,可以加強兩岸在文化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保護好中華文化瑰寶。第二,中華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兩岸要共同合作,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發揚國學。第三,兩岸應該在對外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聯手合作,擴大共識。事實上,兩岸文化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應對西方文化的侵襲,兩岸同樣面臨保護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自身文化的任務,兩岸應該聯手自保,並努力創新,在全球範圍內聯手致力於中華文化的推廣和傳播,發揚光大。
來源:《台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