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7月3日,作為第四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活動之一的川台農文旅融合發展北川交流會在綿陽市北川縣舉行。活動由四川省台辦、綿陽市政府主辦,綿陽市台辦、北川縣政府承辦。
四川省台辦副主任張軍出席活動並致辭
四川省台辦副主任張軍,北川羌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周福蘭出席交流會並致辭,台灣人民共産黨主席林德旺,成都台協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柯金光,以及台灣企業界人士,川台文旅新幹線文旅、文創業界人士,北川農文旅業界代表等出席交流會。
交流會以禹羌文化為媒,開展了北川農文旅項目推介、文創農創與少數民族文旅産業發展案例分享。與會兩岸文旅專家、文創導師、企業代表圍繞北川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路徑、禹羌文化創造性轉化、北川發展機遇連結等話題探討交流,出謀劃策,共謀商機,為深化川台農文旅融合發展搭建新的合作平臺。
川台文旅新幹線專家組成員楊蓉分享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案例
四川綠出森林農業科技公司台商吳若臻分享體驗式農場案例
台灣少數民族文創“拿鞘”品牌創辦人劉大衛通過視頻連線,分享檳榔葉鞘文創案例
交流發言環節,首批川台文旅交流合作&&人、成都幸福公社董事長史禦力建議,要深挖文化旅遊資源,找準大禹文化與消費者的連接點,打造大禹文化IP;要充分結合在地性加大對現有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強文旅商品設計感;要以打造精品文化的理念推出旅遊精品項目,多提煉文化內核,讓文化成為旅遊的根底,讓文化差異成為旅遊精品項目核心競爭力。他還建議,要從提高鄉村審美力出發,組織北川文旅企業到成都遊學,向川台文旅相關企業交流取經,邀請他們廣泛參與北川鄉建農業品牌設計、鄉村空間改造等工作,注重調動高校相關院係學生的設計力量,採用“結對子”方式,用人才振興鄉村。
成都可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宓欣怡建議,北川要打好綠色生態農産品品牌,在特色農産品開發上走多元化路線,讓特色農産品品牌與消費者産生共情,從而帶來更多城市旅遊消費者客群。
莫斯商策(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莫程富建議,北川要以一村一品、一寨一品思路,將現代服務業與數字文旅的概念做迭代導入,打造IP,把産品銷售出去,並注重與大企業合作,合力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交流會上,北川羌族自治縣聘請6位台資農業企業、川台文旅新幹線文旅文創專家為“北川農文旅融合發展智庫專家”並頒發聘書。活動最後還舉行了川台文旅新幹線·綿陽北川站點亮儀式。
據了解,“川台文旅新幹線”是在四川省台辦、省文旅廳推動下,四川首批評選的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示範基地和&&人共同倡議打造的兩岸民間文旅文創交流合作平臺,主要發揮連結兩岸優質文旅文創資源,推動川台文旅融合發展賦能四川鄉村振興的作用。“川台文旅新幹線”已先後在成都、宜賓李莊安石村、綿陽北川縣舉行點亮儀式。
近年來,四川文旅文創産業的強勁發展勢頭、廣闊前景和市場潛力,吸引了超過2000名台灣文創類人才到四川發展,涵蓋創意孵化、文化傳媒、創發科技、社區再生、休閒旅遊和文藝展演等多個領域。(四川省台辦)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