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陳家溝 中國太極拳發源地
原創 王玉燕 U臺説
太極拳博物館 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300多年前,太極祖師陳王廷在河南焦作創立了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的太極拳法;今天,太極拳已成為中國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産,目前全世界有3億多人習練它。而位於焦作溫縣趙堡鎮西南清風嶺的陳家溝,是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
陳家溝,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八成以上的民眾會打太極拳。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陳家溝原名常陽村,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與古軍事要塞虎牢關、伏羲畫卦臺、河洛文化遺址隔河相望;西北40公里處的二仙廟以及縣域內的卜商墓、慈勝寺、司馬懿故里、邢邱遺址等古跡,使整個村莊處於濃厚的中華古老文化氛圍中。
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著陳氏人丁繁衍,村名變稱為陳家溝。300多前,陳氏太極拳由明末清初溫縣陳家溝陳氏第九世人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博采眾家之長,匯集《易經》太極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説和道家導引吐納、養生功法,薈萃了中華傳統武術、醫學、哲學、兵學、美學、運動學諸多優秀文化精華,融技擊、健身和養生功能于一體,創編了一種新的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
太極拳祖祠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廣開傳拳之門,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後,陳氏太極拳逐步演變出有代表性的楊、武、吳、孫等諸大流派。
陳家溝,太極拳發源地,具濃厚的中華古老文化氛圍。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今天的陳家溝,處處皆太極,80%以上的民眾會打太極拳;趙堡鎮也借助「太極」之力,圍繞太極拳文化展示、太極拳培訓、休閒療養、傳統村落體驗等4個主題,打造集旅遊、健康養生和傳統村落于一體的特色小鎮。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遊區的主要景點包括:太極拳祖祠、祖林、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文化園、楊露禪學拳處、東大溝造拳處、陳照丕陵園、古皂角樹、名人故居、太極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
石雕太極拳十三式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太極入美點:太極山藥泥。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展, 文化旅遊區現有大型武校4家、家庭武館50余家, 每年來陳家溝尋根問祖、拜師學藝、健身養生、感受太極文化的遊客,絡繹不絕。
青天河景區靳家嶺迷人紅葉 佛教聖地月山寺
青天河靳家嶺紅葉,絢若晚霞。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黃河河水水清清,青天河畔紅葉紅。」焦作市博愛縣西北的青天河,以水為重,素有「北方三峽」和「中原桂林」美稱,集江南水鄉與北國田園風光于一體,是世界地質公園、大陸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
青天河之水天上來,這裡三步一泉,五步一瀑,青山繞碧水,由天井關、大泉湖、三姑泉、觀音峽、佛耳峽、靳家嶺、月山寺等七大遊覽區、308個景點組成。大泉湖是青天河景區的精華,長7.5公里,寬近100公尺,水深60余公尺,峽谷一線青天,煙波浩淼,巍巍壯觀。湖水主要來源於雄冠「華夏第一泉」的三姑泉。主要景點有:九曲澗、天然長城、仰天大佛、百鳥巢、佛手巖、鯨魚灣等。
青天河鯨魚灣,似一尾沈睡的大鯨魚。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靳家嶺是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植被繁茂,是豫北南太行山罕見的綠色長廊,有數萬畝人工松林,是焦作秋季太行紅葉的最佳觀賞地。
秋日的靳家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天艷紅,風姿各異。放眼望去,恢宏壯觀,氣勢如虹。靳家嶺紅葉面積大,近10萬畝紅葉林覆蓋區內3868座峰嶺溝涯,霜至橫溢豎濺,映紅藍天。紅葉色彩豐富,鮮紅的嬌艷欲滴,深紅的絢若晚霞,紫紅的流光溢彩;品種多,既有南方燦爛的櫨葉,又有北方火紅的楓葉,更有樹齡達2500餘年的黃櫨之王,種類齊全。
月山寺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聖地,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景區仙山瓊閣,勝跡薈萃,景致奇異,有著名的七小景、八大景、五大奇觀和兩個千古難解之謎。月山寺鼎盛時期,有僧侶五百、房舍千余間,經版、經書收藏甚多,尤其藏經閣中收錄的佛經,最為完整。
月山寺還是中華三大拳之一八極拳的發祥地,現存有磚塔31座,座落在南北800公尺、東西500公尺之間,建成于800年間,堪稱磚塔建築之寶。其中一組七尊塔,依北斗七星順序排列,對研究古代天文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煤城華麗轉型山水聖地
以石頭為素材的民宿,有家的感覺。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焦作市,簡稱焦,古稱山陽、懷州、懷慶,位於河南西北部,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人文薈萃,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及竹林七賢山濤等歷史文化名人的故里,太極拳的發源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然而,焦作市早先因煤而建,因煤而興,20世紀初期,英國人開始在此大規模開採煤礦,焦作成為「煤城」。隨著煤炭資源枯竭,以及生態環保,焦作來個一百八十度轉型,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太極故里 山水焦作」為口號,轉向發展旅遊經濟, 造就雲臺山、青龍峽、青天河、神農山等多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稱為「焦作現象」。現在,焦作是中國大陸優秀旅遊城市,還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
焦作由煤市轉型為旅遊大市,稱為「焦作現象」,圖為天河公園。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太行山在焦作連綿百餘公里,從東到西分佈著1000多處景點。人文景觀的邗國故城,西周時期,鄂侯南遷,周武王將此地分封給其子邘叔。現遺址存北墻、邘國古墓群等,以及有「北京小故宮」美譽的嘉應觀。
焦作黃河文化影視城,位於焦作市北郊鳳凰山上, 佔地面積2 平方公里,建築面積15萬平方公尺,居大陸四大影視城之首。
清代第一循吏 曹謹紀念館
曹謹紀念館,古樸典雅。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焦作下轄的沁陽市,有座曹謹紀念館,主人翁曹謹,與台灣頗有淵源。
曹謹字懷樸,號定庵,清懷慶府河內縣(今河南省沁陽市)人。嘉慶十二年, 曹謹中河南鄉試解元;嘉慶二十二年通過「大挑」入仕後,先後任職直隸平山、曲陽、饒陽、寧津、豐潤等縣。
曹謹紀念館內景圖/本報河南焦作傳真
道光十七年,曹謹調至台灣鳳山;道光二十一年,擢升淡水廳同知。他在台灣八年,興水利,修圳渠,捕海盜,止械鬥,興文教, 崇實學, 禦外侮,民眾奉若神明,修祠立廟,春秋享祭,史家稱他為「清代第一循吏」。他在淡水廳海疆知府即補任內,告病辭官返鄉;道光二十九年病逝,享年63歲。《清史稿》、《台灣通史》都為其立傳,稱其為循吏(善良守法的官吏)。
曹謹紀念館坐北朝南,為倣清式園林建築風格,此園以曹謹字「懷樸」,又名「懷樸園」。分前後兩進院落,前院為曹謹生平事跡展示區,後園為墓冢祭拜區。曹謹墓為清代從三品等級建制,墓道前雕造石牌坊、望柱、石羊、石馬等,園內外懸挂著著名書法家題寫的匾額、楹聯,琳瑯滿目。整座園區亭廊環繞,磚石鋪地,遍植銀杏、金桂、松柏及棗竹,古樸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