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8月4日電 題:廣州婚俗改革正在推進:控制結婚成本注重結婚意義
作者 蔡敏婕 李國全
今年8月4日,恰逢七夕傳統佳節,充滿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中國式浪漫。在廣州,人們愈發注重控制結婚成本。記者走訪了解到,無論是彩禮、婚禮、婚宴,或是其他婚慶形式,一對新人貫穿結婚前後的花費和預算,大多是圍繞著儀式感“做文章”。
廣州市民越小姐和黎先生七夕當天領證,黎先生準備了一束玫瑰花送給新婚妻子。越小姐表示,兩個人的相處,不需要刻意做一些浪漫的事,平凡日子裏的小細節本身就是一種浪漫。“領完證後,我們準備一起吃飯、看電影、散步,平平淡淡地過個七夕節。”越小姐稱。
2021年4月,廣州被確認為中國婚俗改革實驗區之一,如今已步入改革中期。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通過推廣普及婚姻輔導,提高新婚家庭生活幸福感,同時,還通過一系列儀式活動,傳遞文明簡約的新風尚。注重結婚意義和體驗的新人們不用斥鉅資,但同樣能為幸福奠下基礎。
據統計,廣東省當天共有5161對新人登記結婚,其中,廣州有848對新人辦理登記。
“婚姻登記處不再只提供單一的‘領證’服務。相反,婚俗改革恰恰是從這裡開始。”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廣州把打造“最美婚姻登記處”作為推動婚俗改革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其中9個婚姻登記處面積超1000平方米,在諮詢引導處、候登大廳、登記室、頒證室等硬體基礎上,開展包括“婚俗文化展示”“打卡拍照”“集體婚禮”“戶外頒證”“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等一系列婚姻服務活動。作為每一對新人結婚的必經之地,婚姻登記處的浪漫佈置和活動服務,無形之中回應了市民對儀式感的需求。
目前廣州持續推進婚俗改革,該市荔灣、黃埔和花都區婚姻登記處升級改造和搬遷工作已經啟動。其中,花都區婚姻登記處新址選取了花都湖嶺南園,將利用園內具有嶺南文化特色自然景觀,設立主題特色婚姻頒證廳,建設婚俗文化長廊,開展各類公益集體婚禮和婚慶旅遊活動,推出婚慶産品和服務等。
過去,大家提到輔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接受輔導的人婚姻出現裂縫,但隨著婚姻服務的完善,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結婚不僅是“感性”的行為,一對夫妻未來有多幸福,看的不是結婚一刻的排面,而是步入人生這一重要時刻之時,是否做好了準備,轉化身份,和另一半相伴相依,相互扶持,相互成全。目前,廣州統籌19個成員單位建設多維度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平臺,在全市11個區創建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驛站。在大多數婚姻登記處,市民都可以看到“婚姻家庭輔導室”獨佔一角。
除了民政部門在推廣輔導服務外,記者了解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少年家事訴調中心”,推動開展涉婚姻家庭案件當事人的法治、心理等輔導服務;廣州市婦聯推出“舒心驛站”項目,排查化解婚戀和家庭矛盾糾紛。如今,全廣州市11個專業團隊,律師、心理諮詢師、社工等專業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隊伍50多人,婚姻志願服務隊伍300多人等,共舉行線上線下活動100多場次,服務1.2萬多人次。(完)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