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汕頭市委台辦主任蔡英姿帶隊走訪調研小公園開埠區核心區、嶺東同文學堂舊址、台灣左右巷舊址、非物質文化遺産體驗館等,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認真落實全省全市高品質發展大會部署要求,研究整合小公園開埠區對台資源,深化汕臺兩地交流交往,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金平區委統戰部、區文廣旅體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小公園開埠區位於汕頭老市區中心,是汕頭城市發祥地和展示汕頭城區歷史文化遺産最集中的區域,建成于20世紀30年代,是近代開埠的全國34個城市中唯一保留下來的較為完好的開埠區和保留較為完整的騎樓建築群,總面積共計2平方公里。開埠區聚集晚清、民國的官府衙署、洋行領事館、公寓私邸、工業商會、影院酒樓等歷史建築,融合傳統潮汕建築、騎樓街屋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等,集中展示了汕頭市“百載商埠”的人文歷史,是全球潮人精神文化家園和汕頭的核心地標、文化標誌。開埠區有較多“台灣元素”可待進一步發掘。如:中山紀念亭歷史文化街區、清末至民國期間設立的日本株式會社台灣銀行汕頭支行舊址、台灣左巷、台灣右巷,晚晴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設立的“嶺東同文學堂”舊址等,凝聚海峽兩岸同胞深厚情感和文化共識。
汕頭與台灣歷史淵源深厚、現實聯繫緊密。小公園開埠區記錄著汕頭城市的歷史文脈,承載著海內外潮人、台灣同胞的鄉土記憶,更好地保護、挖掘和傳承小公園開埠區優秀歷史文化遺産尤其是汕臺曆史文化淵源,打造兩岸潮汕同胞精神的文化家園,在新時代對臺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汕臺宣)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