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贛臺心橋 > 江西概況

省情簡介

發佈時間:2023-04-20 17:12:22

  江西簡稱“贛”,因西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是中國內陸省份之一。江西位於中國東南部,在長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為主,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顯著,四季變化分明。境內水熱條件差異較大,多年平均氣溫自北向南依次增高,南北溫差約3℃。全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518余萬,轄11個設區市、100個縣(市、區)。全省共有5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畬族、苗族、回族、壯族、滿族等。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江西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境內高速公路里程突破6234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線、浙贛線縱橫貫穿全境。航空和水運便捷。

  江西資源豐富、生態良好。江西97.7%的面積屬於長江流域,水資源比較豐富,河網密集,河流總長約18400公里,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已發現野生高等植物5117種,野生脊椎動物845種。全省現有世界遺産地5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地1處,世界地質公園3處,國際重要濕地1處,國家地質公園5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5處,林業自然保護區186個(國家級15個),森林公園180個(國家級46個),濕地公園84處(國家級28處)。江西礦産資源豐富,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産有九大類139種,在全國居前10位的有81種,有色、稀土和貴金屬礦産優勢明顯,是亞洲超大型的銅工業基地之一,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中國銅都”、“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江西物産豐富、品種多樣。景德鎮的瓷器源遠流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色聞名中外。樟樹的四特酒,周恩來總理讚譽為“清、香、醇、純”,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腦茶葉,曾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南豐蜜桔,歷史上是皇室貢品。此外,還有廬山雲霧茶、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江鈴汽車、金聖捲煙等,列入中國著名商標的品種有159件。

  江西名人輩出、文化璀璨。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陶淵明、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應星、湯顯祖、詹天佑等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瑞金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25萬多人,佔全國的六分之一,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江西産業齊備、特色鮮明。江西農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生態農業前景可喜,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均位居全國前列。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西大力實施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有色産業、電子資訊、醫藥、汽車、航空、食品、紡織、光伏、鋰電、鋼鐵、石化、建材等産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江西還在大力發展旅遊業,主要旅遊景區可概括為“四大名山”、“四大搖籃”、“四個千年”、“六個一”。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