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鄂臺情緣

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行

發佈時間:2023-04-27 14:22:16

  4月25日,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在武漢開幕,兩岸300余名青年相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共敘友誼,共話發展。

  本屆東湖論壇以“奮鬥新青年 融合新時代”為主題,圍繞“攜手擔當歷史使命,共襄民族復興偉業”展開,論壇上,8名在鄂台青以視頻短片和現場訪談形式,分享在大陸打拼的經歷和感受。兩岸青年圍繞求學、創業、就業、融合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自2016年舉辦以來,累計邀請兩岸1000多位青年學子參加,已成為兩岸青年加強交流,增進互信的重要平臺。

溫暖共鳴讓兩岸青年同心同行

  “在內地讀書的這幾年,我去了很多地方,見證和感受了大陸的飛速發展。這裡充滿機遇和挑戰,未來我會考慮在大陸紮根,繼續自己的夢想。”台青林鎮祁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後,考上武漢大學的研究生,談及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武漢‘每天不一樣’,充滿活力,我愛上了武漢。若能在武漢繼續讀研究生,我將更深入地了解武漢的歷史人文、探索‘英雄城市’的發展秘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學生黃鈺婷説。

  “很榮幸有機會站在國家級的舞臺,向全世界講述中國共産黨的故事,傳遞中國聲音。”湖北省博物館的“95後”講解員崔航現場與台青交流。

  2021年6月,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在北京開館,作為開幕式專場的6名講解員之一,崔航現場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2022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崔航再次成為專場講解員。

  “誠摯邀請你們到湖北省博物館來感受荊楚文化的魅力,感受2400多年前的音樂傳奇。希望你們可以愛上湖北,愛上武漢!”崔航帶來省博的特色文創産品,贈送給台青。

  璀璨獨特的荊楚文化,吸引眾多台灣青年來到湖北。他們融入這片熱土,實現人生理想,把湖北當作第二故鄉。

  疫情期間,台灣青年導演薛穎穜身在武漢,他堅持用鏡頭記錄武漢的戰“疫”故事,分享給台灣親友,並將親身經歷製作成紀錄片。

  “很多台灣朋友主動在片中出鏡,異口同聲説,‘我是台灣同胞,我挺武漢’。那個瞬間,我感到大家真正連接在一起。”薛穎穜説。

  湖北奧運冠軍劉蕙瑕,和兩岸青年分享她的成長故事:“想把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傳遞給兩岸的同齡人。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拼搏、一起競技,這些都能拉近兩岸年輕人彼此間的情誼。”

發展機遇助台灣青年在鄂圓夢

  一個個小小的“歸鄉夢”“致富夢”,築起偉大的“中國夢”。

  “我媽媽有一個回鄉夢,她想將所學報效國家,將在台灣創辦的有機三産融合産業帶回祖國,帶動更多兩岸青年回鄉創業。”“一心回鄉”集團武漢總部産業運營主理人陳旻岑説。

  “‘一心回鄉’落戶湖北武漢,恰逢祖國推動鄉村振興。”陳旻岑説,我們有了正逢其時的機遇,有了生根發芽的土壤。

  目前,“一心回鄉”已經影響台灣島內30多名青年回大陸創業與就業,並在內地招募了200多名青年。

  多年來,湖北推出系列措施,為台青在鄂發展提供便利。截至目前,有1200多名台青在湖北學習就業創業,有130余位台灣教師在湖北任教,150多名台灣註冊醫師入職省內醫療機構。

  “歡迎廣大台灣同胞特別是台灣青年朋友,投身湖北改革發展各項事業。”省台辦主任程良勝説,當前,湖北正奮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這為台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湖北將重點推進“惠及台青八項行動計劃”,用實實在在的紅利,助力台青在鄂更好發展。

  “我在武漢圓夢醫生夢。”在武漢開啟人生新坐標的台青甘家驊感慨萬千。

  在漢11年,甘家驊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完成本碩博連讀,並於去年7月順利入職武漢市中心醫院,成為1名泌尿外科醫生。甘家驊相信,振奮人心的“新政策”和好消息會越來越多,將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安居生活提供更多的新機遇、新空間。

  “兩岸青年互學互鑒,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綻放異彩。未來,我們定能在大發展中尋求大作為。”臺鄂青年交流合作協會會長陳維德説。(許曠 曾雅青 石柏安)


主辦單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