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至6日,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緊扣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要求,挖掘我省對臺工作歷史底蘊,充分利用資源打造我省涉台交流基地,拓展黔臺交流平臺,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委台辦主任劉睿親自率隊,就省委台辦確定的主題教育調研課題——我省對臺交流基地建設課題,領題深入到黔南州、黔西南州的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合作基地開展調研,著力推進我省對臺工作高品質發展。副主任李偉劌和交流處、調研處,以及黔南州台辦、黔西南州台辦和縣相關人員參加調研。
圖(一):調研組一行在惠水縣好花紅村與當地幹部開展交流座談
2017年,我省黔南州惠水縣、黔西南州貞豐縣相繼被國家民委授予“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合作基地”。5日下午,調研組一行來到惠水縣的基地核心區好花紅鎮,實地察看了台灣台東縣延平鄉與該鎮簽訂合作框架的“友好鄉鎮紀念石”,2015年兩岸同胞在好花紅村共植“同心樹”象徵和平友好的團結林,參觀了具有布依族民族特色的楓香小院和歷史悠久的古樓“中華布依第一堂屋”,以及葉辛好花紅書屋,並在好花紅村委會與州、縣、鎮、村幹部進行座談交流,詳細了解基地建設、運作管理和近年來開展兩岸民族交流交往活動情況,廣泛聽取和收集基地管理存在的困難問題及意見建議。劉睿對基地多年來的建設發展,與台灣的各族各界保持友好、頻繁的交流給予肯定,並對基地當前存在的問題困難進行了現場解答指導。她強調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基地在開展涉台工作時,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全面貫徹把握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利用基地資源好、基礎好、經驗好的優勢,不斷探索和拓展黔臺兩地交流活動載體,豐富黔臺兩地交流內容形式,通過不斷加大基地的交流力度、展示力度和示範力度,進一步增強台灣同胞的幸福感、獲得感,推動黔臺兩地少數民族交流交往高品質發展。
圖(二):調研組一行實地考察中華布依第一堂屋
6日上午,調研組一行來到貞豐縣,實地察看了該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作管理情況。在交流座談會上,李偉劌副主任肯定了近年來黔西南州貞豐縣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以挖掘、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為主題,通過“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節慶活動,向台灣同胞集中展示布依族民俗文化、婚戀文化、音樂文化、服飾文化和飲食文化等,切實增強台灣同胞文化認同,推動兩地多個領域交流合作等取得的成績。他表示,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希望大家要進一步增強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認識開展對臺交流工作的重要意義,充分挖掘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優勢,進一步鞏固好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合作基地成果,不斷擴大交流群體,尤其是加大對台灣少數民族青少年的交流,努力在廣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讓朋友越走越親,越交越廣,吸引更多台胞融入到貴州來交流合作,積極為推進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貴州省台辦)
圖(三):調研組一行在貞豐縣在座談交流會上進行現場指導
圖(四):調研組一行在貞豐縣考察布依族非物質文化遺産
主辦單位:貴州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