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2023年第34屆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ITEX)傳來喜訊,市級對臺交流基地重慶市渝中區曾家岩小學22名小朋友攜7件發明作品參賽,最終斬獲3金2銀2銅,以及8個特別獎。其中,作品《一種變形且方便伸縮的吸管勺》在摘得金獎後,與馬來西亞産商簽定專利購買合同,發明孵化成功。
第34屆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活動現場
據悉,第34屆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是由馬來西亞政府科技部、高等教育部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全球性發明創造大會。展會以尋求産品、技術與創新的價值和投資機會為宗旨,聚集了來自亞洲與歐洲企業、發明人、研究機構以及大學的最新發明創新品。本次共有來自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的700余件發明專利參會。
此次曾家岩小學參展的7件參賽作品是從學校開設的‘創意發明課程’中累積的7000余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的,採用學生自己推薦、老師挑選、專家評選的方式,挑選具有實用性、可孵化的創意發明。其中《一種可清洗畫筆的調色盤》斬獲亞洲青少年最佳發明獎,同時還獲印度尼西亞發明協會特別獎,大會金獎。《一種變形且方便伸縮的吸管勺》創作者之一的胡俊茂得知自己的發明專利成功孵化,興奮地説:“我們的創意來自於日常喝完奶茶過後,想把底部的珍珠、椰果挖出來吃掉。圍繞這這個創意我們花費兩周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製圖,聽取老師的建議進行反覆修改,最終完成了發明。”
胡俊茂同學獲獎
2020年,經市、區兩級台辦牽線搭橋,曾家岩小學攜手被譽為台灣愛迪生的鄧鴻吉教授及其創發團隊開展校本課程——“創意發明課程”。在此期間,學校構建起“創意發明課程”的雛形,配套了相關評價制度,建立了常態運作機制。在鄧鴻吉教授及其團隊指導與協作下,“創意發明課程”已成為學校特色課程,同學們都樂在其中,稱其為“想想課”,實現了學校、師生與“創意發明”常伴密伴、長更長新,讓“小創意”培育孵化有了“大作為”。
鄧鴻吉教授及團隊與師生們在一起
自“創意發明課程”開設以來,累計培訓學生700多課時,13件作品獲得國家專利。師生作品參加2021年波蘭國際電子創新展、第九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第十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等多個國際展覽並獲佳績。
參加馬展的“小小發明家”
“創新意味著思維的拔節生長,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愛迪生’,但是他們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學會了創新,懂得了思辨,培養了想像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曾家岩小學校長鄧紅潔表示,未來,學校將繼續研磨創發課程,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創新發明中來,為他們播下科技創新的種子,為學校高品質發展、學生全面成長注入“源動力”。
主辦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