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名校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研討會5月18日在貴州大學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70余所高校130余名代表,圍繞“推進新時期兩岸高校教育交流合作”“加強兩岸交流學生管理與權益保護”等議題展開研討。國台辦、教育部、貴州省台辦、省教育廳等部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近10年來,中國教育部層面對臺教育交流項目有1300多個,兩岸1000多所高校參與,近6萬多名台灣師生來大陸游學交流。”中國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劉錦説,教育部十分重視教育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支援兩岸高校加強交流合作,鼓勵各地各校充分發揮自身辦學優勢,提升兩岸辦學水準,從而服務兩岸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表示,兩岸高校代表時隔三年再次匯集一堂,探討兩岸教育發展機遇和挑戰,共商兩岸教育合作交流新策略,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教育界的體現。為將加快“雙一流”建設,提升學校全球辦學水準,貴州大學將進一步引進台灣優質教育資源,探索“網際網路+”“智慧+”等兩岸教育合作的新形式,開展兩岸協同辦學,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高層次人才。
中國文化大學(台灣)校長王子奇説,本次研討會為兩岸之間的高等教育溝通與合作搭建了友誼的橋梁,研討會旨在了解兩岸高等教育的現況,並且積極尋求未來雙方合作共贏的可能性,衷心希望兩岸學生的交流可以逐步回溫,同大陸兄弟院校的合作能夠進一步深化。
中國科技大學(台灣)校長唐彥博等圍繞兩岸高等教育的現狀與挑戰作主旨報告。唐彥博建議,當前台灣高等教育面臨“少子化”等挑戰,要促進兩岸院校開放合作,互惠互利,實現融合發展;同時要面向業界需求,推動産學合作促進産學連結。
海峽兩岸名校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研討會每年由台灣和大陸高校輪流主辦,成為推動兩岸高校之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研討會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五屆,對推動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中新社貴州分社 劉慶凱)
主辦單位:貴州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