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參加“茶香悠悠·情牽兩岸”第4屆雲臺茶文化交流活動的台灣同胞結束雲南之旅返台。活動中,雲臺兩地茶人圍繞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三茶”進行深入交流,並表示攜手合作為新時代中華茶産業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兩岸茶人參加2023紅茶大會,赴鳳慶縣體驗3200年錦繡古樹茶祖茶尊
“茶香悠悠·情牽兩岸”第4屆雲臺茶文化交流活動第二站抵達“天下茶倉”臨滄市。2022年,臨滄市茶園面積達209.3萬畝,茶葉産量16.4萬噸,茶葉産業綜合産值294.6億元,是雲茶重要産地之一。在臨滄,台胞們參觀了雲縣、鳳慶、臨翔、雙江4地的多家茶企及茶園、古茶樹群落等,參加2023紅茶大會等活動。
台灣茶人參觀台商在滇投資茶企雙江寶弟茶廠
“在台灣,普洱茶很受歡迎。”中華普洱茶交流協會理事李應亨告訴記者,6年前,他在台灣打造普洱茶藏儲空間,幫玩家藏儲茶葉。下一步,還將開展普洱茶拍賣等業務,擴大普洱茶在台灣的知名度。
參觀考察知名茶企中茶六山(鳳慶)茶葉有限公司
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丹遠表示,茶葉在台灣還有很大的市場。希望雲臺兩地茶人、茶企,能有更多機會和平臺進行交流。
台灣茶人參觀雲南茶園
參觀臨翔七彩煉玉陶瓷主題文化園,體驗傳統制陶手工藝
“這次來雲南看到手工制茶等傳統工藝仍有保留,我非常感動。茶葉的行銷推廣必須以文化為底蘊,才能夠源遠流長,才能夠走向國際。”台灣嘉義縣茶道花藝推廣協會理事長莊宜蓁稱。
吳冠穎是莊宜蓁的女兒,作為年輕一代茶人,她表示更關注新型的飲茶方式,也希望能借此吸引更多年輕群體關注茶産業。
中華傳承發展協會榮譽顧問李壯源提出,茶産業發展,需要生物科技助力。兩岸同胞同為中華民族,應整合力量打造更美好的茶未來。
舉辦“綠美臨滄 尋味茶香”推介會,兩地茶人共話雲臺茶文化推廣和茶産業交流合作
中共臨滄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石慶賀向台灣同胞拋出橄欖枝,希望廣大台胞發揮資源豐富、聯繫廣泛、熟悉市場和國際規則的優勢,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援臨滄的發展。
台灣華廈文教農經交流協會秘書長王家蓁表示,此次臨滄行,深入了解到臨滄的豐富資源,回臺後會動員朋友,積極參與到茶葉、蔗糖、文旅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上來。
台灣茶人與雲南少數民放同胞聯歡交流,體驗“拉祜族打歌”傳統文化魅力
雲南省委台辦副主任崔冰成表示,兩岸茶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又各有韆鞦,希望兩岸茶人攜手同行加強合作,進一步深入挖掘新形勢下雲臺在茶文化、産業、科技、經貿、旅遊、教育等方面的廣泛合作,共同將中華茶文化發揚光大,為新時代中華茶産業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據介紹,“茶香悠悠·情牽兩岸”第4屆雲臺茶文化交流活動是第5屆“七彩雲南·相約台灣”文化交流活動的首場活動。接下來,中共雲南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還將圍繞咖啡産業、永子圍棋、兩岸婚姻家庭等領域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來源:中新網)
雲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