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時政要聞

廣州發佈第二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發佈時間:2023-06-09 14:04:29

中新網廣州6月8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創産品推介活動8日在廣州華僑博物館舉行。活動現場發佈了“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單,共有17個案例入選。

近年來,廣州在堅持保護為先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出多種文物活化利用模式,將文物保護利用與城市更新、舊城保護、鄉村振興相結合,激發老城市新活力。2020年6月,廣州公佈了首批共15個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據了解,加強紅色革命遺址傳承利用工作,是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評選中的一大亮點。其中,農講所舊址活化利用、中共三大會址文物保護利用、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穗豐村西羅鄉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活化利用等項目入選,將紅色舊址與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校外實踐等有機整合,提升服務效能,結合周邊環境提升、鄉村旅遊開發等內容,激活文物的人氣與活力。

在廣州,多處舊建築因及時有效的修繕保護而延續了文化生命,並與公眾的生活密切相連。如越秀區五仙門發電廠舊址修繕提升與活化利用、海珠區鄧氏宗祠附祠修繕及活化利用、荔灣區鬥姥宮修繕及開放利用等,入選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單。

此外,廣州多個開展文物保護利用制度建設和模式探索的案例榜上有名,比如廣州市黃埔區在廣東省內首創的“文化遺産檢察官”制度、錦綸會館打造絲織業文化展覽館、南沙橫檔炮臺建成稅史教育基地等,成為廣州文物領域共建共治共用的典範。(完)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