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5日,“兩岸同心 汕臺同行”汕頭·雲林交流系列活動在汕頭小公園開埠區舉行,“台灣市集”也首次走進小公園,風味美食、潮流飲品、口腔健康義診等10多個特色攤位一站式滿足市民遊客吃喝玩樂購與健康生活多元體驗需求。而熱鬧的集市背後,也有不少台灣和汕頭兩地青年的創業故事,他們紮根汕頭,體驗潮汕文化,感受汕頭城市發展,助推汕臺兩地交流合作。
台灣香腸邂逅潮汕腸粉兩岸攜手共創美味
在“台灣市集”上,“老四腸粉”攤位吸引了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嘗鮮。這裡賣的腸粉很特別,是加入了台灣香腸的潮汕簸箕腸粉,推出這種台灣風味腸粉的是在汕青年台商戴歆璇。去年的一次機會,戴歆璇首次品嘗到潮陽特色的老四簸箕腸粉,這讓喜歡美食的她萌生了把台灣美味融入到汕頭美食中的想法。
“我覺得是個很不錯的創意,我家的老式腸粉一直在追求創新,我們是用古早的簸箕製作,如果加入台灣香腸,再淋上獨特的黑椒汁,讓台灣美食與汕頭美食相結合,不僅是一場味蕾的碰撞,也是一次海峽兩岸飲食文化的交流的好機會。”老四腸粉經營者黃利榮高興道。
恰逢“台灣市集”開市,戴歆璇與黃利榮一拍即合,把浸入金門高粱白酒的台灣香腸與潮汕簸箕腸粉一同蒸制,再淋上獨特風味的黑胡椒醬。這份融合了兩地産品,寓意“兩岸一家親”的特色小吃也受到市民遊客的歡迎。“台灣香腸邂逅潮汕老四腸粉,這樣的結合就像兩岸的兩個年輕人手牽手、心連心,共同打拼,一起創造美好未來。”汕頭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監事戴歆璇向記者分享內心的喜悅。
台灣青年紮根汕頭,感受美好
在“奧詩卡口腔”攤位上,台灣青年醫生黃丞蔚正在幫市民檢查口腔,普及口腔健康知識。“台灣同胞都是一家人,他來到咱們汕頭髮展,對汕頭口腔行業做出他的貢獻,也能惠及到我們汕頭人民。”市民李女士開心道。
黃丞蔚18歲時背著行囊隻身來到中國大陸求學,隨後十多年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並成功創業。受汕頭各種惠台政策和特色美食文化所吸引,去年,黃丞蔚來汕創業,開辦口腔診療機構,把台灣先進醫療管理理念及服務帶到汕頭,也用自己的所學所識搭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同心橋。
“我一直很喜歡潮汕美食、潮汕的文化,所以我選擇來到潮汕落地生根,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能力貢獻過來,也讓汕頭市民體驗先進的醫療設備以及醫療管理服務。”奧詩卡口腔醫療院長黃丞蔚高興地説,汕頭的福利與政策方面也越來越便捷,由衷希望可以將台灣好的口腔健康理念分享給我們潮汕人民,也讓我們落地的台商感受到潮汕的文化及熱情,然後讓我們兩岸之間越來越好,産生越多的交流與共鳴。
同樣在集市上擺攤的還有“黃氏牙科”負責人黃其翼,黃其翼是汕頭人,丈夫萬士華是台灣人。2011年同為口腔醫學專業學生的兩人相識相知,畢業後兩人成家並在珠三角工作。後來,他們回汕創業,在口腔行業打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回歸到醫療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幫患者去解決病痛。”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婦女會粵東區秘書長、黃氏牙科門診主任黃其翼表示:汕頭是座溫暖且有人情味的城市,許多台商來到這裡都覺得好像回到了家鄉一樣,歡迎廣大的台灣同胞回來大陸工作,回來大陸發展,大陸有無限的可能。
(汕頭市台辦)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