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禹王——曹謹
台灣十六個縣市聯名敬贈的“功同禹王”匾額
在沁陽境內的廣利灌渠,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不僅澆灌著沁陽及周圍四縣的農田,還為我們積澱了豐厚的文化遺産,造就了兩位歷史上著名的治水功臣,那就是“禹後一人”袁應泰和“功同禹王”曹謹。
曹謹(1787-1849),初名瑾,字懷樸,號定庵,河南懷慶府河內縣(今沁陽市)人。曹謹為官後,先後在直隸(今河北省)六個縣任知縣“皆得民心”(見《清史稿》曹謹傳),還受到直隸總督蔣礪堂的多次當眾表揚,但終因性情耿直,不善逢迎,十多年一直徘徊在知縣職位上,不僅不升遷,反而被遠調到福建省的將樂縣和閩縣任知縣。雖説“吏畏民懷,頌聲大起,大吏皆稱之”(見李棠階撰《曹謹墓誌》),卻又臨危受命被調到台灣府鳳山縣任知縣。當時的台灣是福建省所轄的一個府,曹謹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二十五日到任。也就在曹謹到任的頭一年(道光十六年),台灣南部的鳳山、台灣、嘉義三縣遭受嚴重旱災,顆粒無收,糧價飛漲,盜賊蜂起,一些不法之徒乘機作亂,騷亂由南向北迅速蔓延,致使台灣局勢動蕩不安,這才調曹謹到鳳山縣。曹謹一上任就投入打擊盜賊平息騷亂。他採取他在直隸寧津縣任上用過的“清莊法”“聯莊法”,查戶籍,編保甲,訓練鄉勇,清查盜匪。他還親率鄉勇追剿盜匪,上任不到一個月就初戰告捷,擒獲匪首劉蘭及其黨羽260余人,穩定了局勢,安定了民心。
曹公圳現貌
曹謹通過打擊盜匪和賑濟災民,對鳳山的社情民意有了初步了解。他發現過去的歷任官員都把精力放在治盜上,結果越治越亂。“弭盜莫如足食,足食莫如興水利”(見李棠階撰《曹謹墓誌》)。他看到鳳山的沿海平原和丘陵雖已開墾,但都是靠天收,一遇大旱就會絕收。他下定決心要興修水利,根治旱災,解決百姓長治久安的大問題。他首先下鄉查看地形,尋找水源。當走到下淡水溪河畔,一見有河水他興奮不已。他望著河水想到了家鄉的沁水,想起了古秦渠,想起了袁應泰重修廣濟渠。一條新灌溉的藍圖立刻在他的腦海裏浮現。他召集全縣知名人士和鄉紳商議開渠方案,推舉領工人員,招聘有經驗的技師。曹謹&&捐出奉銀,動員鄉紳和百姓捐錢捐物,做好開工前的一切準備。
道光十七年四月十六日正式開工。曹謹經常到各地開圳工地現場察看,協調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躬親慰問民工,“雜以笑言,故工皆不怠。”(見連橫著《台灣通史》卷三十四·曹謹傳)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于道光十八年冬全部竣工。共築圳44條(台灣稱水渠為圳,修水渠叫開圳或鑿圳),總長達130余公里,可灌田31500余畝。從此鳳山“收谷倍增,民樂厥業,家多蓋藏,盜賊不生”(見連橫著《台灣通史》曹謹傳)。
為了加強水圳的管理,防止糾紛,曹謹還專門召集有關人員商議選出35名甲首,再由甲首選出一人任總理,總管圳務。他還親自製定了《圳務規約》,對整個工程的疏浚、維護、放水、收費等項事宜作了詳細規定。
台灣知府熊一本撰書的《曹公圳記》
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台灣知府熊一本奉台灣巡道姚瑩之命,前往鳳山實地查看,“士民迎馬首者千數百人”(見熊一本撰《曹公圳記》)。熊知府從源頭到各圳詳細查看,“耆老歷述開圳經過,皆歸功於曹公”(見熊一本撰《曹公圳記》)。百姓們要求熊知府為水圳命名,熊知府欣然命名為《曹公圳》,還親自撰寫了碑文《曹公圳》,他説曹謹為開水圳“不辭勞苦,不惜厚資,歷二載而如一日”,讚揚曹謹是一位“務為實事”、“體國愛民”、“知民之本計,而有強毅之力,真實無妄之心”的大賢吏。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鳳山又發生了大旱,為了擴大灌溉面積,根治旱災,曹謹命鄭蘭等人又開了一條新圳,歷時兩年竣工,共築圳46條,灌田22000余畝。當時,曹謹已離開鳳山縣任台灣淡水廳同知,鳳山百姓為了感謝曹謹的籌劃之功,將此渠稱為“曹公新圳”。新圳、舊圳統稱為曹公圳。曹公圳是當時台灣境內最大的水利工程。鳳山縣也成了台灣的米糧倉。曹公圳至今仍有很好的效益,不僅灌溉上萬公頃農田,還供應高雄市百萬人的生活、生産用水。另外,對涵養水源,防止地下水位下降,防止海水入浸等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位於台灣高雄鳳山區的曹公廟
曹謹制訂的《圳務規約》與袁應泰制訂《廣濟渠申祥條款》的原意相同。曹謹把曹公圳的水引入鳳山縣城,還引入縣衙內,在縣衙裏建一水心亭,“水之消長,一望而知”(見盧德嘉撰《鳳山採訪冊》)。可想當年曹謹為設計這一水利工程想得多麼週全,他站在縣衙內的水心亭就能看到整個圳渠水量的大小,就能知道城外農民灌田的情況。可引水進城這不就是老家河內縣引濟穿懷的影子嗎!不僅能灌田,還能改善縣城的生態環境。站在鳳山縣城的曹公圳的渠水旁,望著那清澈的渠水,你就會看懂曹謹大興水利,開鑿圳渠,不僅是為了灌溉農田,他還要在這裡營造中原式的小橋流水人家。從中可以看出曹謹對台灣的熱愛,確實把台灣當做了第二故鄉。曹謹根據台灣春季河水經常斷流的特點,將曹公圳採用灌蓄相結合。曹公圳每次放水先將灌區內的九曲塘、蓮池潭、澄清湖等多處坑塘(台灣叫陂、埤)潭、湖蓄滿水,然後再灌田。等遇到旱天或春季河水斷流,再用這湖塘的水灌田,如今這些湖塘不僅仍有蓄水灌溉效益,有的還成了遊覽的景點如澄清湖、蓮池潭、柴頭陂等,其中澄清湖現在還建了自來水廠,將曹公圳的水加工後供應城區生活用水。這都是曹謹當年未曾料到的。曹謹還把老家沁河、丹河的水碓、水磨技術推廣到鳳山縣,用於加工糧食。曹謹除率領百姓興修水利,擴大糧食種植,提高糧食産量外,還動員百姓種桑養蠶,種麻、種棉。或種瓜果、蔓菁,以代糧菜,或種蘭靛、紅花以入藥和染布。在池塘水域種植蓮藕、菱芡,養殖魚蝦。讓野無曠土,地盡其利。他動員百姓廣植樹木,依山種樹,沿堤栽柳。他還把在老家河內縣採集的皂角樹、合歡樹、楝樹等樹的種子帶到鳳山試種。總之,曹謹親民愛民為百姓做實事做到了極致。在傳承中原文化、黃河文化、河內文化方面確實下了一番功夫,處處彰顯著一代循吏的風範。
鳳山百姓始終不忘曹謹的恩德,咸豐十年(1860)在縣城為曹謹建了曹公祠,香火不斷。光緒二年(1876年),時任福建巡撫的丁日昌到台灣巡視,隨處都聽到百姓對曹謹的懷念和讚揚聲,此時曹謹從台灣離任已31年,回鄉病故也已27年,令丁日昌甚感吃驚,便立即奏報朝廷。曹謹的事跡感動了光緒皇帝,特頒下詔書,准予奉祀曹謹于名宦祠。
1992年台灣鳳山的百姓又為曹謹塑了金身坐像,將曹公祠升為曹公廟。大殿內高高懸挂著“功同禹王”等頌揚匾額。每年11月1日,鳳山人民都要在廟內隆重舉行曹公壽誕祭典,一直延續至今。曹謹是清代台灣任職的官員中唯一一位享受建祠修廟祭祀的官員,年年祭奠,延續至今一百餘年而不衰。從1999年起,台灣同胞幾乎每年都來曹謹故里沁陽市參訪,在曹謹墓地祭拜。曹謹的事跡彪炳千古,《清史稿》《台灣通史》等史籍專門為其立傳,讚揚為循吏。李棠階撰寫的《曹謹墓誌》開頭便寫:“數十年來,天下稱循吏者,必曰河內懷樸。
作者:齊天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