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 ·新湖南客戶端 6 月 24 日訊(記者 肖霄) 6 月 2 4 日,長沙市教育局發佈《教育評價數字化轉型,讓學生成長看得見 —— 2023 年長沙市普通中學教育品質綜合評價報告》 。 全市共 9個區縣(市),272所普通初中和94所普通高中的150593名中學生及其家長,37242名專任教師參與測評。
評價內容包括學生成長、教師成長、學校發展三個部分,涵蓋學生心理健康、科學素養兩個專題。
長沙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擺在突出位置,打造 “有風景的思政課”和“雷小鋒”德育品牌 , 幫助學生係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報告》數據顯示, 88.33%的初中生、88.01%的高中生日常行為規範良好,行為文明、生活勤儉、鍛鍊自覺。廣泛開展普法、安全和防範校園欺淩宣傳教育,82.87%的初中生、81.33%的高中生 法治 觀念及自我保護意識較強。 36.6%的學生運用法律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中上水準及高水準。 全市 “學業增值+能力素養”優秀學校、“體質健康+學業”雙高增值學校逐年增加。全市 69.17 %的初中生、 72.47 %的高中生學習效能感較高,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
《 報告》指出,長沙市 普通初、高中生 體質健康狀況逐年向好,學生視力仍需持續關注 ; 心理健康良好比例提升,亞健康心理狀況待改善 ; 勞動能力高於全國均值,勞動時間待統籌 優化 ; 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教學評一體化待深入推進 ; 數智力助力學校治理現代化, 驅動教育數字化 轉型 ; 擴優提質推動優質均衡,城鄉學業差異待改善 ; 學業負擔逐年下降,家長增壓現象仍然存在 ; 協同育人場域不斷拓展,社區教育形式有待豐富 。
此外, 《報告》通過歸因分析,深入剖析教育現象,挖掘數據價值,分別從學生、教師、學校及家庭多維視角,探尋教育規律。
《 報告》小提示:
一、成長型、焦慮型家長 有哪些典型特徵?
成長型家長六大典型特徵: ① 終身學習。 ② 善於溝通。 ③ 尊重孩子 。 ④期望合理。⑤快樂陪伴。⑥熱愛運動。
焦慮型家長八大典型特徵: ① 成績關注過度。 ②教育期望過重。③ 溝通方式不佳。 ④民主程度不高。⑤成長思維有限。⑥運動鍛鍊不足。⑦教育耐心缺乏。⑧教育支出過高。
二、如何成為成長型家長?
家長教育焦慮會影響孩子情緒調控能力,加重孩子學業負擔,降低孩子學習興趣,進而負向影響孩子學業成績。 家長親子溝通、家校溝通效果越好,其教育焦慮對孩子學業成績的負向影響越小。 擁有成長型思維、善於和孩子溝通、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利於促進孩子學業成績提升。
三、如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在科學教學的眾多影響因素中,學校實驗室、設備使用、教師實驗指導能力對學生科學素養影響較大。 提高科學實驗室的使用及教師實驗指導能力是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手段。 提升教師探究性教學能力,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有利於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促進科學素養發展。
四、如何提升教師評價素養?
資訊素養、教學研究、教學評價、教學實施和教研活動都對評價素養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對評價素養的影響最大 ,教師需積極探索基於大數據的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應用教育大數據精準診斷課堂、優化作業設計、合理設計評價任務,確保精準教、有效學、科學評。
來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