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璐 通訊員 尹新發 余俊蓉
“你們幫忙看孩子,我很放心。”7月8日下午6時許,在長沙誠信未來托育機構,托育班鵬鵬的媽媽下班後,匆匆趕來接孩子。
“幼有所育”牽動千萬家庭。長沙市將嬰幼兒照護服務作為“全齡友好專項行動”重要內容,打造“15分鐘托育服務圈”,初步形成“一區一中心、一街鎮一布點、社區全覆蓋”的托育服務格局。截至2023年底,全市擁有托育服務機構683家,托位總數3.83萬個,每千人托位數3.68個,社區托育機構覆蓋率達78.42%。
在群眾最需要托育的地方佈局
托育機構指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照護服務的機構,開展營養與餵養、睡眠、生活與衛生習慣、動作、語言、認知、情感等方面服務。
按照“在群眾最需要托育的地方佈局”的原則,長沙從建設社區“家門口”托位、發展“工位旁”托位、鼓勵幼兒園開設托班、補充建設家庭托育點和臨時托育點等5個方面持續發力,構建普惠性托育服務體系。其中,社區托育園、用人單位辦托,主要招收0至3歲嬰幼兒,提供全方位照護服務;幼兒園托班招收2至3歲幼兒,滿足不同家庭的托育服務需求。
同時,出臺政策明確,全力打造“15分鐘托育服務圈”,加大新建小區配建託兒所保障托育用房供給。設計居住容量達1200戶以上新建住宅小區,按每1000人配備10個托位的標準,配建托育服務設施。到2025年底,全市預計可接收105處配套托育服務設施,面積4.5萬平方米以上。
長沙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建普惠托位每個托位補助1萬元;對於示範托育機構、愛心托育單位,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獎補;水、電、燃氣參照居民定價,減免托育機構稅費。據統計,全市目前已發放托位建設補貼3488萬元、以獎代補示範托育機構105萬元。
政策與資金加持,嬰幼兒入托費用得以降低,讓家庭“托得起”“育得好”。
照護“最柔軟的人群”更專業
“孩子被送到托育班時才2歲。半年過去了,孩子不僅語言表達更清晰,自理能力也增強了,學會了自己脫紙尿褲。孩子在托育園學會的兒歌、舞蹈,回家還表演給我們看。”家長陳女士説。
岳麓區他能樂學幼兒園負責人趙靖告訴記者,“老師必須取得保育師、育嬰員資格證,我們還招聘了部分有育兒經驗的保育師,確保為孩子提供專業照護服務。”
3歲以下嬰幼兒是“最柔軟的人群”,托育服務在疾病預防、膳食配置、環境衛生等方面必須專業化。
長沙市與湖南師範大學、長沙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7所高校及社會化培訓機構合作,構建資質認定、實習實訓、人才輸出、課程研發、資訊管理一體化的嬰幼兒照護人才平臺,大力培訓提升托育從業隊伍技能。每年開展100人以上大型培訓23場次,培訓托育專業人員2800人次。
“我們每年組織省、市、區的婦幼專家,走進全市托育機構授課,提升保育員技能。”長沙市托育服務行業協會負責人馬潔介紹,該市還開展“科學育兒進萬家”活動,托育機構走進社區,將嬰幼兒照護方法送進家庭;舉行保育師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訓,提升托育從業人員水準。
如何加強托育機構管理?長沙也一直上緊“弦”,建立了市級抽查、縣級普查、街道社區日常管理的機制。市衛健委&&相關部門,不定期地毯式或“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督促托育機構規範服務,守護孩子健康。
同時推行龍頭示範,連續3年開展示範性托育機構創建,評選優質托育機構30家,為其他托育機構提供標準化指導服務。
2023年,長沙榮獲湖南省首批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級托育服務行業協會,填補了行業自律空白。
來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