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合作項目建設情況,深入推進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和兩岸農民合作社建設,7月11日至12日,省委台辦綜合研究處到汕尾市陸河馨園兩岸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兩岸龔親八萬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走訪調研工作。市委台辦主任謝威宣陪同調研。
在汕尾市調研期間,調研組一行深入合作社,到田間地頭,了解合作社建設運營情況,聽取了合作社發展模式及發展計劃等有關介紹,並就合作社在建設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交流探討。調研組一行肯定汕尾市在建設合作社上取得的成績。調研組指出,兩岸農民合作社是一個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合作社,要進一步認清兩岸農民合作社的重要性。在借助台灣種苗和農業先進技術建設合作社的同時,也要加強合作社交流平臺作用,深化汕臺兩地合作交流;要進一步盤活各類政策。要合理利用各類政策盤活合作社經濟,借助國家、省、市(縣、區)關於鄉村振興方面的政策優勢,結合自身實際發展對應産業,讓合作社自己能“造血”,進一步促進當地村集體經濟發展;要進一步爭當標桿,分析找準定位和發展方向,抓好特色産業發展,以産業幫扶為工作重點,積極探索“百千萬工程”與合作社發展相結合的新路子,推動合作社加速發展。
市委台辦主任謝威宣表示,成立兩岸農民合作社,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動實踐,是推動兩岸農業交融的有益嘗試,合作社要搶抓機遇、用好政策,結合自身農業特點和對台資源優勢,推動合作社建設,為汕臺兩地融合發展搭建橋梁作用。(汕尾市委台辦 郭宇鋒)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