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時間裏
能夠無限的學習
在成長過程中
不斷碰見未來的機遇
走出舒適圈,在嶄新的環境中
看見不一樣的可能性
突破是一個過程
首先經歷心智的拘禁
繼之是行動的惶恐
最後是成功的喜悅
——畢淑敏
初來大陸
人
與
街
景
作為台胞,初來大陸這個大環境時
一切都那麼新奇
高樓大廈
大好河山
繁忙的街道
不同的方言和食物
一切都讓人感到既興奮又迷茫
帶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
我步入這片廣袤的天空之下
踏上了未知的道路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祖國的山河壯美
每一寸土地都訴説著千年的故事
而人文之美大抵是
人之於歷史的傳承與創造
人之於文化的多樣與包容
人之於生命的關懷與溫暖
大學四年
在學習上,我成功考上了我最感興趣的文學系。經過四年的學習,除了獲得了專業知識,我也學會了與人相處、待人接物,見識了許多事情,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學會了獨立生活和管理時間。在這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我過得充實而滿足。
2024.08.06
學校生活點滴
大學四年帶給我的各方面成長無疑是巨大的。但是,唯獨在未來的規劃方面,我始終沒有方向,停滯不前。我一直想成為那種能夠清晰規劃自己未來的人,對自己的人生擁有絕對的掌握權,但可惜這一點,恰恰才是我最難以實現的地方。
迷航
未
知
&
不
確
定
雖然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得以接觸自己熱愛的知識,但我始終需要面對規劃專業前景這個現實的問題。漢語言文學這個“萬金油”“不切實際”的專業,看似和絕大多數需要運用文字的職業都契合,實則對於除了教師和作家之外的職業來説,都不夠專業對口。而這也代表著,我雖然可以有很多很多選擇,但都不一定適合我,我需要不斷地去篩選,去試錯。
“你要選擇自己熱愛的職業,還是適合自己的職業?”我最喜歡的老師這麼問我——而這也成為了我接下來思考最多的問題。我想了很久,從大一想到大四,或許是因為單純地抉擇不出來,也或許是因為我的內心深處不願面對這個問題,所以一直不能得到一個答案。
在真正踏出校門之前,我總覺得自己永遠都會是學生,永遠生活在象牙塔的庇蔭中。我總是對從學生到“大人”的身份轉變感到害怕,所以不斷逃避。我會做什麼工作?我會在某個地方安定下來嗎?我不知道怎麼選擇,甚至不知道該在什麼地方做出選擇。或許,説“不知道如何選擇”也不太貼切——應該説,我真正害怕的是選擇了某條路後會後悔,畢竟人生是條單行道,沒有退路,無法重來。
雖然對未來有著恐懼,但我不想繼續站在岔路口,看著一個又一個同學踩著堅定的步伐,步履匆匆地和我擦肩而過。我想去嘗試一切新事物,將所有的不確定性看做一種平淡生活中的調劑,並且擁抱挑戰。
挑戰與適應
懷著想要嘗試不同領域的想法,我參加了荊楚網的實習。初到荊楚網,其實更多的是忐忑,由於對新環境和從未接觸過的未知領域的不安,我一度有些放不開。但是緊湊的行程、充實的活動安排,讓我意外地迅速習慣了這個行業的運作。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去活動現場採訪外,還要學攝影、寫新聞稿、編輯公眾號推文、剪視頻、把作品送審;忙的時候,經常十點、十一點才能結束工作。
我平時做事的節奏比較慢,實習中卻有一個接一個的緊湊行程,基本每天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動讓我們採訪;我有點害怕和陌生人交流,實習卻需要我主動和別人交接,對他們提問各種問題。但即使如此,我仍然非常慶倖參加了這場實習。是困難的部分促使我走出舒適區,面對強勁的挑戰。
人本來就是在一次次的挑戰中超越自我,
跨越困難、克服自己的短板之後,
隨之而來的,
就是滿溢的成就感與收穫經驗的饜足感。
除此之外,在實習中,去各個台企參訪的時候,我也了解了許多同為武漢台青的前輩的創業經驗:有的人白手起家,有的人在四處奔波後終於選擇安定下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們也曾經歷迷茫和不知所措,原來不需要懼怕做出選擇的那個時刻。
前輩們的分享讓我思考了很多,原來只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斷充實自己,並且享受過程就好,不管是任何選擇,都沒有什麼對與錯——畢竟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構成的。
結語
學會了敢於做出選擇,踏出舒適圈,嘗試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不斷挑戰自己——這是我在這段實習中最大的成長。
選擇我熱愛的,還是適合我的?其實直到現在,我也依舊沒有做出抉擇,但是現在,起碼我有了敢於選擇的勇氣。
我又想起畢業時剛踏出學校的那個下午,天空晴得離譜,陽光好晃眼,我突然不知道下一步該去哪。現在想想,這樣不知何去何從的心情,恰好也説明我可以走無數條不一樣的路,做出無數個選擇。
不斷地感受新事物,
也坦然接受自己的迷茫和無措,
這才是青春和成長。
(通訊員:李昕芳)
武漢市台辦供稿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