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民政府發佈通知,決定賦予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22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對此,《看見長株潭》專訪了長沙市發改委黨組成員、長沙市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事務中心主任鄒犇淼。
一、 22 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下放 , 對 長沙市 長株潭一體化發展 工作 具有哪些 意義?
答: 從長遠來看,此次許可權下放對長沙市長株潭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第一,推動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長株潭三市是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數據顯示,2023年,長株潭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0741.7億元,常住人口達1706.6萬,長沙分別佔比69.1%、61.6%。長沙作為省會城市,在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中的帶動力持續提升。而賦予三市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對於長沙,將能夠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打破行政區劃限制,促進資源要素在三市之間更加自由流動。
第二,激發長沙市發展活力與創新能力。獲得更多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後,長沙市在經濟發展、市場準入、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這有利於長沙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靈活制定相關政策、創新管理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
第三,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優化營商環境。通知要求長株潭三市要推動賦權事項進駐“湘易辦”超級服務端、“一網通辦”系統和政務服務大廳,做到線上線下融合辦理、一網通辦。這將極大地提高政務服務的便捷性和效率,減少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同時,許可權下放也促使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府服務水準,增強地區對企業的吸引力,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四,為全省改革發展提供示範和經驗。長株潭地區作為湖南省的核心區域,其改革發展的成效對全省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通過賦予三市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探索創新管理模式和發展路徑,可以為湖南省其他地區的改革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總體而言,省政府賦予長株潭三市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是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對長株潭三市高度信任,對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高看一等厚愛有加,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能加速推動長株潭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二、 此次許可權下放具體涉及哪些領域?這些領域的許可權下放將為 長沙 帶來哪些具體的發展機遇?
答: 此次賦予三市的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主要涉及先進製造、市場準入、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包括許可權內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等22項事項。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對直接賦權事項,承接部門明確權責。長株潭可根據實際情況配套下放市級許可權到開發區,優化賦權方式,推動更多許可權全鏈條下放,激發高品質發展內生動力。
此外,長株潭要率先推進省“一網通辦”系統統一受理,確保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統一受理辦結率達到90%。
通知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和賦權承接部門要細化舉措,明確監管責任和方式,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確保賦權事項監管到位。支援長株潭地區建立區域協同的聯合監管機制。
這些許可權的下放將為長沙市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帶來諸多機遇和優勢。一方面,能夠加快項目落地速度,提高經濟發展效率;另一方面,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增強長株潭地區的綜合競爭力。
三、部分許可權下放後, 對於長株潭一體化的未來發展,有哪些具體的規劃和目標?
答: 都市圈是區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動區域能級提升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面對周邊武漢、成都等都市圈強勁發展勢頭,長株潭都市圈需要提升發展能級,構建“對內互濟、對外抱團”的協作格局,以整體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長沙,將強化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強化惠民利民,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強化互聯互通,加快優化融城發展空間;強化生態共治,共同繪就綠色發展的美麗畫卷。
根據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目標,到2025年,長株潭地區生産總值突破2.5萬億元,常住人口達到1750萬,城鎮化率達到80%。行動舉措上,將完成7條共50公里融城幹道建設;重點推進3條共177公里軌道交通建設;重點推進6條共418公里高速公路建設等等。項目實施後,將會看見全新的長株潭。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長株潭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必將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核心區、創新引領區、生態宜居區。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改革,落實好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下放,加強區域協同創新,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在實現長株潭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宏偉目標中體現省會作為和擔當。
來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