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媒體頭條

粵桂攜手助力民族融合 各級資金持續加大對廣西支援力度,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持續改善

發佈時間:2024-09-04 16:20:07

“那天你問我,幸福是什麼,我想悄悄告訴你,幸福是首歌……”走進廣西南寧市蟠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文體活動室,立即就會被社區合唱團嘹亮的歌聲吸引。蟠龍社區裏,漢、壯、瑤、仫佬等15個民族群眾在這裡就業創業,常住人口約2.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佔三成。近年來,蟠龍社區通過打造安居樂業的幸福港灣,有形有感促進轄區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裏過”不僅是社區各族居民的生活常態,更是廣西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縮影。

記者日前跟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八桂大地展新顏”採訪團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超過7個地市近30處採訪點,不僅深入了解了當地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特色舉措和典型事例,更欣喜地看到,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展以來,粵桂兩地各領域交流合作持續走深走實,雙方扮演的角色也從幫扶者與被幫扶者,逐漸轉向同聲同氣的“合夥人”,越來越多的各民族群眾享受到了國家發展、民族融合所帶來的紅利。

民族“融”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我在這裡工作3年,現在每個月有5000元左右收入到手。”廣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壯族員工韋麗娜説。近10年來,該企業速食螺螄粉年産規模擴大750倍,400名員工有近八成是少數民族。

如今,螺螄粉儼然已成為廣西柳州的新名片。移動網際網路賦能下,從街邊小吃到食品工業,螺螄粉帶動柳州當地上下游種植、養殖、電商、文旅等環節增收就業效果明顯。其現象級“出圈”使當地一批食品加工企業迅速崛起。頭部品牌螺霸王的數據顯示,相較8年前,該企業的速食螺螄粉銷量暴增750倍,開發出4條産品線數十種産品,使銷路拓展至全球。

螺螄粉爆火後效倣者眾,但時至今日,仍未有另一款網紅美食對當地經濟的帶動作用能達到螺螄粉的“高度”,何解?從業者雷潔將其歸結為:民族融合所帶來的獨特性。

一碗正宗螺螄粉由螺螄湯底,米粉及酸筍、酸豆角等配菜組成,不僅代表著廣西地區悠久的食用螺螄歷史,更代表了漢、壯等民族的稻作傳統,以及苗、瑤等民族發酵酸食的特色。“這樣一款各民族飲食文化深度融合出的美食,其風味無法模倣。”雷潔説。

同樣在八桂大地煥發新機的,還有壯族特色工藝品繡球。在靖西市城南9公里,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繡球之鄉”的舊州古鎮,鎮上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繡球,每逢農閒日子,滿街都是坐在門口縫製繡球的居民。

繡球曾是當地壯族男女青年相愛傳情的信物。如今則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産業,每位來此旅遊的遊客,都會購買繡球,作為特色紀念品,然而帶領這一少數民族特色工藝品形成産業的,卻是一位漢族姑娘。

2009年,山東姑娘王秀芬與丈夫來到靖西工作,初到舊州古鎮景區遊玩時就迷上了繡球。頭腦靈活的她開了一家網店,當起了繡球的“媒人”,一邊在網上接訂單,一邊到舊州走家串戶收購繡球。

漸漸地,她也迷上了繡球製作技藝,傳統繡球製作的每個步驟,王秀芬都虛心向壯族繡娘學習,自己反覆磨煉。在製作繡球過程中,她還不斷推陳出新,將莫蘭迪色等元素引入到了傳統的繡球製作工藝中,讓繡球更加貼近年輕群眾審美習慣。

2013年,隨著網店訂單的不斷增加,王秀芬註冊了全國唯一一個以繡球為主業的公司,專注于繡球的生産製作、創新設計和銷售,將傳統的繡球帶上了産業化發展的道路。她提出以繡球所具有的工藝品屬性和商品屬性細化市場分類:工藝品屬性繡球繼續保持原有非遺製作技藝,往精美化、工藝化方向發展;商品屬性繡球則利用先進生産設備,設計生産以“繡球”為概念的實用産品,不斷擴大繡球的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借助電商平臺,繡球産品很快打開了銷路,2021年,王秀芬公司的銷售額佔到了整個廣西繡球銷售額的70%。

而對於當地人來説,建在家門口的繡球産業,不僅有效提高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收入,還能夠讓他們就近就業和居家靈活就業,用針線繡出鄉村振興的絢麗畫卷。

兩廣“協”出發展新前景

“短短的腿走長長的路,矮矮的個爬高高的山”,這便是廣西百色市德保縣特有的生物德保矮馬。據德保矮馬研究所所長黃華漢介紹,德保矮馬是世界上最矮的馬種,是世界兩大矮馬源流體系之一,被譽為“馬中熊貓”,具有乖巧溫馴、靈巧耐馱、堅忍不拔等特點,既可當坐騎,又能拉車和負重,具有很高的觀賞、遊樂消遣價值。

為了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德保縣于2020年開發了矮馬王國景區,成為國內首個集合動物互動、親子遊樂、教育研學等體驗于一體的矮馬IP主題式親子樂園。而為了幫助這一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發揮,與德保縣對口協作的深圳市坪山區,則進一步投入粵桂協作財政幫扶資金1600萬元,幫助景區建設旅宿遊樂項目,打造60套全新裝配式度假屋,並配套溫泉60口,以及800平方米的“游泳池+親子戲水區”,進一步提升了景區的競爭力。

據酒店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度假小屋建成後供不應求,“每個節假日都訂滿,遊客沒有提前三四天預訂,基本上訂不到房間。”除了矮馬王國景區外,據德保縣委統戰部部長李永孔介紹,坪山區還與德保縣在消費幫扶、文旅産業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打造出德保臍橙、沃柑、砂糖橘、百香果、清谷田園探戈、枝純探戈等6個優質農産品,並成功獲得深圳市“圳品”認證,為德保農産品打入廣東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飲珠水、同聲同氣,粵桂兩地“合夥人”之路越走越寬,群眾成為最大受益人。

江川小學、江川中學、江川衛生院……在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南站社區,隨處可見的“江川”不是地名,而是三江與湛江吳川對口協作的特色項目,28個“江川”項目在社區落地,不僅覆蓋了醫療、教育等民生關鍵,更為脫貧群眾提供了增收渠道。

在江川殘疾人集中就業基地中,63歲的楊山菊老人學會了藤編工藝品製作手藝,3年來,來基地開工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節奏。“送完孫子上學就來這裡。工作計件,我做1件工藝品得四五十元,1個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楊山菊説。

南站社區是柳州最大的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侗、苗、瑤、壯、漢等各族群眾在此聚居,約94%的居民是少數民族。社區緊挨三江南高鐵站,不少居民遷入後萌生了“出去闖闖”的想法,又擔心自己沒本事。為此,吳川與三江協作,開設一系列職業培訓課程,幫助居民掌握技能。每逢春節後用工高峰,粵桂協作工作隊還專門安排大巴接送居民前往吳川及廣東各地,從事製造業生産、家政服務等工作。南站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吳益華介紹,在粵工作的鄰居普遍月收入四五千元。

據了解,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展以來,粵桂兩地之間已形成了《“十四五”時期粵桂協作框架協議》《粵桂協作和區域合作工作清單(省級層面)》《粵桂東西部協作規劃(2021—2025)》等多項文件,深化拓展産業、就業、消費等重點領域協作,推動協作任務走深走實。

考古實物證據顯示,嶺南各文明交流史長達8000年

嶺南從來是一體 兩廣自古是一家

在廣西桂林興安縣,靈渠的魚鱗壩攔下湘江源頭奔騰的清水,留下一片寧靜開闊的水域。暑期艷陽下,不少市民欣然下水,享受清涼。

靈渠係秦朝徵戍五嶺時所建,至今已有超2200年曆史,不僅留下最早的船用升降機等水利遺産,更被認為是嶺南與嶺北、嶺南各文化間溝通的標誌。歷經漢朝馬援,唐朝李渤、魚孟威等修繕,靈渠的航運功能一直延續至20世紀,到廣西鐵路通車後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其灌溉等功能直至今日仍在發揮作用。

但廣西人民與各地交流的歷史遠不止2200年。近年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連續在廣西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在桂林甑皮岩、父子岩等遺址發現大量石器、陶器,揭示著廣西與各地交流的歷史。其中,一組三足陶器殘片引起了該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付永旭的注意。

“陶器復原後,我們發現其三足中空,形制與湖南發掘出土的陶器比較一致。”付永旭説,“仔細對比後發現,陶器許多細節與長江、黃河流域出土的鬶或盉有諸多相似之處。”

付永旭介紹,通過科技手段,專家團隊發現這裡發現的空心三足陶器年代達到4000—3000年前,另發現諸多石鉞等文物與其同期,這些石器常有儀式用途,説明嶺南與嶺北地區的文化交流早在商代就已十分成熟。

而廣東、廣西相互交流的文物證據則出現得更早,很多早期洞穴中的石器在樣式、材料、製作工藝等方面,兩地文物高度相似;甚至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史前遺址出土的文物中,也能發現與廣西文物相似的痕跡證據,成為嶺南各文明間深入交流的實證。

“實物證據表明,珠江流域史前文明相互交流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0年—7000年前,甚至更早。”付永旭説,“也可以説,珠江流域的文明從來就是一體的,兩廣從最開始就是一家人。”

南方日報記者 邵一弘 汪棹桴

來源:南方日報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