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苗栗縣頭份市基層代表參訪團一行32人到訪武漢市硚口區,走進社區、走進時尚産業、走進企業、走進博物館,走進硚口區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遷,走進硚口人民的美好生活。
參訪團一行首先來到六角亭街道榮東社區,榮東社區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共有居民4千多人,曾經是典型的中心城區老舊小區“老、破、亂、擠”的典型代表,2021年12月老舊改造完成後,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參訪團成員參觀了快樂長廊、大樹下議事會、垃圾分類亭、科普小花園、醫養結合服務站、區域職工共榮之家等功能性活動陣地和文化生活陣地。
參訪過程中,團員們了解到榮東社區老年人比例較高,為讓老人舒心、兒女放心,社區不斷精進老年人服務,開辦了幸福食堂、醫養結合中心、老年活動室,建造智慧養老資訊平臺,為社區老人打造安心、順心、舒心的晚年生活。看到年長的居民在社區醫養中心進行按摩、理療等身體保健,苗栗縣頭份市濫坑裏里長徐文妙説,“居民在這裡生活肯定幸福感滿滿。”在得知這些服務的費用大部分由政府出資補貼時,台胞鄉親們不禁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為使社區服務不落一人、不留死角,榮東社區創造性開展社區治理,用美好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通過讓居民參與社區治理,以真心換真心,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使鄰里關係更加和諧,文明風尚悄然形成。現在越來越多居民成為社區治理“合夥人”,活躍在環境治理、鄰里糾紛調解、居民服務、宣傳帶動的各個角落,為社區治理髮揮大作用。看著綠植扮靚的文化長廊、乾淨平坦的瀝青路面、煥然一新的樓棟外墻和加裝的便民電梯,感受著一派清爽、和諧的景象,參訪台胞紛紛表示真切感受到了硚口區基層治理的成果,“小區不僅環境美,而且情誼滿滿,讓人流連忘返”。
參訪結束時,團員們還收到了六角亭街道精心準備的禮物——展現新時代六角精神“大智若愚,苕嘎犟岔”的文創鑰匙扣。“苕嘎犟岔”這四個地道的武漢方言,被六角亭街居民賦予了新義,代表著“肯吃苦、守原則、不服輸、管得寬”的新時代“六角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了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增強了鄰里之間的凝聚力,讓大家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社區發展的重要推手,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積極的建設者。在這個過程中,居民自治能力得到了提升,社區治理模式也得到了創新,共同致力於締造更加和諧美好的社區環境。
隨後,交流參訪團一行來到了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打卡漢正街,走進多福路”。如今的漢正街已經由曾經的商貿批發市場蛻變成遊客心中的熱門打卡地。今年已經362歲的漢口保壽硚“大隱于市”,位於雲尚國際中心的下沉式廣場中,是漢口市區歷史最古老的一座石橋,也是硚口“硚”字的由來。2016年,硚口區按照修舊如舊的理念對其進行修補重建,恢復原貌的保壽硚與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相映生輝。站在保壽硚上,團員們不僅可以近距離觸摸三百多年曆史的古石橋的滄桑,也能感受百年漢正街走向新時尚的巨變。從保壽硚向上看,高聳入眼的正是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作為漢正街轉型升級的代表之作和門戶項目,雲尚集時尚商貿、總部辦公、品牌展示、潮流娛樂、文化體驗等功能于一體。聚集韓國原創服裝基地、新漢派服飾産業基地、華中童裝採批基地、源頭好貨聚集地等多品類服裝業態。參訪團首先來到51樓一覽無餘地欣賞了長江與漢江的交匯壯觀美景。隨後大家走進韓國館,每家店舖的風格都不一樣,有的精緻高級,有的簡約幹練,有的溫柔甜美。這裡的服裝款式與韓國東大門同步上新,在這裡就可直通韓國潮流最前線。通過原創品牌孵化平臺、華中最大時尚服裝秀場天幕T臺、品牌展示中心、柔性供應鏈全景展示等領先的時尚生態場景在雲尚的集中實景呈現,團員們充分感受到武漢朝氣蓬勃的産業活力和時尚氛圍。後莊裏里長唐瑞鴻説,“漢派服裝很能打,漢正街的未來會更牛”。在漢正街,團員們一行還參觀了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
下午,參訪團首先參觀了宗關水廠博物館,台胞代表們跟隨現場講解,了解了水廠的百年創辦史和武漢自來水的發展史,才知道原來這裡是武漢第一滴自來水的發源地、漢口的工業起源,切實加深了他們對武漢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的認識。團員們還現場品嘗了武水集團首款“神農溪”天然礦泉水,在品嘗由大自然的饋贈轉化的高品質飲用水的同時,饒有興趣地參觀了武水集團“我愛漢水”瓶裝飲用水極具武漢城市風貌和精神特質的系列文創IP包裝和周邊創意産品展示。
當天,團員們還參訪了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自然博物館等。大家紛紛表示,此次來漢親眼見證了武漢的繁榮和人民的熱情,更加深了對祖國的眷念,我們會把所見所聞帶回島內,讓更多台灣同胞來大陸走一走、看一看,也歡迎武漢的老友新朋到台灣來相聚。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許多初到大陸的台胞,“登陸”的第一件事就是辦理一張大陸的銀行卡,應參訪團成員的要求,在市台辦的幫助下,還專門聯繫了富邦華一銀行的工作人員,為本團台胞快速辦理了銀行卡及綁定支付等功能,為台胞在大陸的出行、出遊提供便利。
(通訊員:王佳 卞瑋)
武漢市台辦供稿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