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龍高鐵開通前夕,潮州動車運用所裏動車組機械師管志鵬正認真為CRH1A-A型動車組進行專項檢修。管志鵬是梅州市梅縣南口鎮人,“家鄉父老都翹首以盼這條高鐵,想到自己檢修的列車即將飛馳過家鄉感覺特別自豪。”管志鵬説。
9月14日,梅龍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從梅州出發,最快1小時47分可到廣州、1小時36分可到深圳,相比以前快了整整一倍。
車輪軋過鐵軌,滿載的列車,在中秋前夕,即將駛往蘇區的方向。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將搭乘這條融灣大通道奔“流”不息。
大建設帶動大跨越
梅龍高鐵的開通讓梅州從此進入大灣區“2小時生活圈”。而這條“2小時”的路,梅州走了很多年。
1994年,廣梅汕鐵路通車,那時候,從國道省道出深圳廣州要一天時間,這條鐵路的開通讓這一時間大大縮短。鐵路從無到有、從慢到快仍需要一個建設發展過程。5年前,梅州進入高鐵時代,2019年10月11日,梅汕高鐵第一班列車從梅州西站駛出,打通了梅州到潮汕的大通道,但是通達廣州、深圳等大灣區城市仍需4小時左右。
化“問題”為“破題”。同年底,梅龍高鐵動工建設。90多公里的里程雖短,建設卻花了整整4年。地質條件複雜、特殊結構多、山區氣候多變……棘手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梅龍高鐵全線橋隧比高達83.73%,而普通的高速公路橋隧比大概在20%—30%,難度可見一斑。
徑紙隧道全長2.46千米,地處丘陵地帶,下穿4處溜塌體,安全風險高,是全線建設難度最大的隧道。中鐵六局項目部根據不同岩層和地下水情況,採用超前小導管預注漿,通過注漿一點點加固周邊圍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再用3D斷面掃描器進行隧道斷面檢測,精確分析混凝土用量,為隧道貫通提供了保障。
作為梅龍高鐵段全線最長隧道,下黃田隧道全長7377米。中鐵二十五局項目四分部副總工程師王昆介紹,為了克服下黃田隧道複雜的圍岩變化,全自動布料臺車、3D全息掃描分析等新型工裝工藝和智慧化建造技術紛紛上陣,確保工程如期建成通車。
2022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支援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簡稱《梅州方案》)。交通建設,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根據《梅州方案》的發展目標,到2035年,梅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要素流動更加流暢、産業分工合作更加高效、規則機制銜接更加緊密,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交通圈”“生活圈”。
從“入圈”到“破圈”。對於經濟發展正爬坡越坎的梅州而言,“經濟圈”和“生活圈”的融合實現,需要“交通圈”的支撐,梅龍高鐵的開通恰逢其時。伴隨著梅州融入“2小時生活圈”,物流、資金、資訊、技術等種種要素將在更大範圍內“破圈”流動、奔“流”不息。
大交通賦能大發展
高鐵開通,時空距離的縮短是表面的直觀感受,更重要的則是高鐵“馱”來的紅利。
文旅産業迎接“潑天富貴”。麓湖山文化産業園距高鐵梅州西站僅10分鐘車程,市場總監溫玉婷認為,梅龍高鐵開通無疑將為景區旅遊發展帶來新機遇,預計中秋國慶“雙節”客流量將大幅增長,為此,景區提前謀劃籌備,進一步完善了配套設施、加大了優惠力度。
各旅行社也紛紛調整産品結構,推出更多富有吸引力的旅行路線。梅縣中旅店長池蕾介紹,接下來,公司將推出相應的優惠活動,優化廣州、深圳等路線旅遊搭配,提升各方面服務品質。
産業融合正等“東風借力”。“梅龍高鐵開通能加強我們粵東北地區和大灣區的聯繫,也能夠促進商貿流通和經濟發展。”梅州市臻尚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梁琛希望,以高鐵開通作為契機,把梅州的客家米粉、客家絲苗米等優質農産品推介出去,衝出圍龍,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
作為蘇區融灣“最前哨”,梅龍高鐵無疑讓五華縣這座百萬人口大縣與粵港澳大灣區産生了緊密聯繫。梅龍高鐵開通之際,五華積極搶抓機遇,內外協同發力,加快改造升級食品加工、生物制藥等傳統産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新型儲能為具有競爭力的主導産業。
人員往來更加熙熙攘攘。“企業積極響應‘找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去年7月開始在五華建廠生産。”深圳市德方園藝術雕塑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鐘聲茂説,梅龍高鐵開通後客戶來驗廠查貨的路程縮短了,招聘引進技術人員、培訓職工也方便了。
“交通外聯內暢,意味著更多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願意來到河源。”河源市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是開發建設龍川新城,還是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所在。
“梅龍鐵路的開通將為沿線人員的往來、投資機會的共用和拓展等帶來全新的變化,在教育、科技交流方面帶來新的便利,使沿線的老百姓能夠過上更加有品質的生活。”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表示,“高鐵的開通把邊緣的區位變成了暢通的區位,是一個把短板、潛力板變為長板的重要舉措。”
大通道打開大格局
隨著梅龍高鐵的開通,廣東兩條“環線高鐵”也橫空出世。
梅龍高鐵開通運營後,將與梅州至汕頭高鐵、贛州至深圳高鐵、廈門至深圳高鐵、廣深港高鐵廣州至深圳段構成環線高鐵,輻射廣州、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梅州、揭陽、潮州、汕頭、汕尾等多座城市,鐵路部門將安排開行廣州南站至廣州東站、汕頭站至汕頭站各2列環線動車組列車。
正如地鐵常常選擇環形,一方面可以減少換乘,讓旅客可按需“分段乘坐”;另一方面能夠把客流更均衡地輸送到城市的多個角落,有利於城市各區域的均衡發展。環線高鐵也同樣可以促進沿線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讓生産要素能夠在城市之間更充分地流動。
今年5月,長三角開通了一條“超級環線”,從上海站出發,串聯起江蘇、安徽、浙江三省,再回到上海虹橋。而環線高鐵未來或將出現在更多區域。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鐵路日均發送旅客1228萬人次,相當於每天都有一個超大城市的人口通過鐵路網路流動。城市之間的連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誰能搶到更多的城際客流,誰就能贏得未來。
梅龍這條不到100公里的高鐵,補上了廣東高鐵網路的關鍵一環,打通了廣東大環線和粵東、粵北小環線。“梅龍開通之後,我們廣東省的鐵路就升級成‘網’了。”陳鴻宇指出,梅龍高鐵不僅打通了廣東軌道交通網路的內迴圈,更成為粵東地區連接華中、華北、長三角等地區的重要通道。
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持續加大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以及西南地區、華中地區等地的招商力度,保持每週至少一次省內招商頻率、每月至少兩次省外招商頻率。“梅龍高鐵開通,不止外出招商引資更為便利,亦能借此招攬更多上下游企業進駐。”河源國家高新區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説。
同時,隨著梅龍高鐵等一批新線開通,中國鐵路總里程將突破16萬公里。孫中山在百年前的《實業計劃》中曾提出,讓“中國成為擁有10萬英里(約16萬公里)鐵路的現代化強國。”如今,這一願景化作現實。
廣東跑在人前,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鐵路運營里程超6500公里,高鐵縣域覆蓋率將提升至74.2%;到“十五五”末將超過80%,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內1小時交通圈,灣區到省內其他城市1.5小時交通圈,與周邊省會城市實現3小時交通圈。
一條條鐵路線敢教高山低頭,一列列復興號風馳電掣、勇往直前。流動中的鐵軌,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
南方日報記者 劉倩 何苑妮 李鳳祥 彭奕菲 張柳青 李嬌
實習生 陳樂童
來源:南方日報
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郵箱:gdtb2020@163.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