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 謀創未來 寫在第五屆海峽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開幕之際
十月金秋迎華誕,三秦大地展歡顏。
10月10日,第五屆海峽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以下簡稱陜臺會)在古都西安拉開序幕。海峽兩岸政商界重要人士、工商團體負責人、台企台青代表等300余人參會,圍繞“構建開放新格局,發展新質生産力”主題探討兩岸産業合作新挑戰新機遇新趨勢。
開放、交流、合作、融合造福兩岸同胞,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
作為面向廣大台胞台商融洽情感、宣傳推介、招商引資、合作發展的重要平臺,陜臺會已舉辦四屆,成為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底蘊、特色産業優勢、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窗口。新征程新機遇,將再次匯聚兩岸同心同力,譜寫陜臺交流合作、融合發展新篇。
以文傳脈,兩岸同胞增認同聚共識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中華傳統文化照見歷史和未來。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是“文化大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範的寶貴資源和有力支援。
周秦韻、漢唐風,古往今來中國夢。陜臺會期間,陜西將以一場《大唐追夢》大唐盛禮、一場黃帝陵祭祖典禮、一場周秦漢唐精彩展覽傳遞開放包容的胸懷、開拓奮進的信念,讓兩岸同胞“穿越”歷史,對話文明,傾聽時代回音,在交流交心中增進文化認同、凝聚發展共識。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黃帝陵作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心之所繫、情之所歸。多年來,黃帝陵祭祖一直是陜臺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的“重頭戲”,一批又一批台灣同胞到黃帝陵尋根溯源,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台灣旺旺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不能忘本,更不能忘祖。
因機乘勢 ,陜臺合作蘊潛力展空間
當前,陜西正以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目標,積極發揮産業、區位、人文等優勢,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進一步密切交流合作,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陜西的發展機遇就是台商台企的機遇,陜西的發展空間就是台商台企追夢圓夢的舞臺。
今年9月,陜閩台資企業合作交流會在廈門舉行。與會台商表示,通過交流會介紹,對陜西優越的區位、富集的資源等印象深刻,從中看到許多合作的空間和商機。省委台辦主任姚金川表示,陜西作為國家戰略建設腹地和産業在國內梯度轉移的承接地,為陜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台商台企投資陜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希望廣大台商台企立足自身優勢,積極融入陜西發展大局,在奮力譜寫陜西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中實現互利共贏。
因機乘勢,本屆陜臺會提出“構建開放新格局”,推出製造業34條、文旅8條及現代農業8條産業鏈,吸引台商台企來陜考察交流,尋合作、謀發展,將為陜臺經貿交流合作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來,為引導台商台企融入陜西發展大局,搶抓陜西發展機遇,省委台辦深化“三個年”活動,先後承辦舉辦全國台企聯助力陜西高品質發展投資宣介會、陜閩台資企業合作交流會、第八屆絲博會“台青陜西行”等多項活動,22個台資項目簽約陜西,合同投資總額12.78億元。來自台灣從事教育行業的趙瞬璋説:“大陸腹地廣大,非常適合我們就學、就業、創業,古都西安、觀光勝地名副其實,為喜愛文創産業的各位好手們提供了舞臺。”
向“新”而行,現代産業提質效促共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推動高品質發展,科技創新是動力,現代産業是支撐,新質生産力是關鍵。
本屆陜臺會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大勢,突出“新”與“質”,圍繞硬科技、現代製造、能源化工、智慧農業與生物科技等“四大産業”進行推介對接,聚焦台青創新創業開展交流探索。大會上,一批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等領域的項目將簽約,賦能陜臺融合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陜臺産業合作升級步伐加快,在精細化工、第三代半導體等行業涌現出一批合作企業,助推陜臺合作向高端、智慧、綠色領域拓展。作為西部地區唯一一家半導體氮化鎵外延片生産企業,台企陜西宇騰(銅川)半導體有限公司已搭建完成3條生産線並進入量産階段,訂單過億元。“我們會不斷提升研發實力,推進技術革新,持續培養和引進優質技術人才,推進中國半導體事業發展。”公司創辦人、總經理林立騰説,企業已與西安郵電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創建産學研合作基地,將以擴産增效引領半導體産業新飛躍。
“兩岸一家親、攜手同奮進”。在新質生産力的引領下,陜臺兩地將攜手用好開放優勢與政策,共用開放新格局,推進合作提質增效,共贏發展,共創未來。(陜西省台辦 王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