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新聞視窗

綠色轉型“碳”出新路

發佈時間:2024-11-08 16:45:57

  國核(遼寧)碳纖維複合材料項目加班加點建設——

  綠色轉型“碳”出新路

  本報記者 李 越

  運輸車輛有序進出、大型機械振臂揮舞、工人作業有條不紊……11月6日,位於阜新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國核(遼寧)碳纖維複合材料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驅散了日漸襲來的寒意。

  “趁著這幾天天氣晴好,我們倒排工期、加班加點,在11月15日冬季停工之前盡可能多趕進度,為來年項目早日完工做足準備。”在現場,施工方阜新華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敖丙旋告訴記者。

  國核(遼寧)碳纖維複合材料項目是阜新市今年招商引資落實落地的新質生産力項目,主要生産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製品。今年3月,阜新市舉行的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動員大會上,該項目亮相並進入施工階段,成為全市重大項目建設領域的“明星”。

  説其重大,首先因其體量大。項目總投資約27.8億元、佔地約400畝,是目前阜新市招商引資的最大項目。項目一期達産後,年産值將不低於60億元,項目一期、二期總體完工後,每年産值超百億元,將為阜新市打造出一條符合新質生産力要求的全新産業鏈。

  其次因其成色足。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的碳纖維,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新材料。阜新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柱介紹,碳纖維直徑只有5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1/10到1/12,強度卻是鋁合金的4倍以上,具有耐高溫、抗摩擦、導熱及耐腐蝕等特性,外形呈纖維狀,質地柔軟,可加工成各種織物。項目投産後生産出的碳纖維産品,將被應用於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太輕量化配件及整套産品、風力發電等領域。

  為讓項目的“規劃圖”早日變成“實景圖”,項目建設方開足馬力搶工期,精心優化施工方案,確保建設速度快、品質優。

  “我們根據工人對每個工種的操作熟練程度進行分組,採取定員、定崗施工的方式,讓每名工人專注幹自己最擅長的活兒。大家分工協作,施工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品質更有保證。”敖丙旋説,這種分組方式,比傳統施工方式提高工作效率20%,有效助力項目建設提速提效。

  根據計劃,國核碳纖維項目將建設三條生産線,分別為碳纖維織物生産線、複合材料拉擠生産線、碳纖維儲氫瓶生産線,並配套智慧設備。未來,在項目的拉擠車間內,碳纖維將被“拉長”;同樣,整個國核碳纖維項目也將把阜新的碳纖維産業鏈“拉長”,助力阜新向“綠”轉身、“碳”出新路。

  來源:遼寧日報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