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2日訊(記者 李治 通訊員 張文博) 11月12日5時09分,隨著一聲汽笛聲劃過夜空,一列編組55節車廂,滿載工程機械及零部件、汽車、小家電、生活用品等貨物的中歐班列駛出長沙國際鐵路港。該班列將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換裝出境,預計15天后抵達波蘭馬拉舍維奇。據統計,1-10月,中歐班列(長沙)進出口貨值167.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12%。
開行10年來,中歐班列(長沙)規模穩步增長,目前班列常態化運作線路14條,馳騁歐亞大陸近30個國家和地區之間,2023年中歐班列(長沙)開行超1000列,創歷史新高,連續五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相較于海運和空運,中歐班列運輸價格是航空的1/5,運作時間是海運的1/4,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穩定性高,在滿足高附加值、強時效性等特定物流需求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因為運輸成本低、效率高,中歐班列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出口海外的重要選擇。”湖南中南陸港商務部總經理朱海濤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中歐班列(長沙)開行數量穩步增長,開行線路不斷豐富,開行頻次穩中有升,貨源品類日漸豐富,為我省及周邊企業走向世界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和更多的機會,為共建“一帶一路”和穩定國際供應鏈提供了重要支撐。
目前,除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慧、吉利汽車、星邦智慧、福田汽車等我省工程機械企業、汽車企業選擇陸上“鋼鐵駝隊”運輸出口,還輻射帶動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江西、河南、廣東等地的企業也選擇中歐班列(長沙)來運輸出口貨物。
為服務保障中歐班列穩步發展,長沙海關積極探索中哈、中白“關鐵通”項目試點,持續推動“鐵路快通”監管模式落地,縮短班列整體通關時間超30%;與烏魯木齊、滿洲裏等口岸海關建立促進中歐班列發展聯繫配合機制,助力中歐班列(長沙)歐洲線路穩定運營,有貿易往來國家數同比增長10倍;針對中歐班列存在的大型製造裝備等非標産品裝箱難、貨損貨差大,以及人力、機械和時間成本高等問題,長沙海關聯合商務、鐵路等部門開行工程機械等個性化專列,助推“湘品”擴大出口;開展專題宣講幫扶企業拓展回程貨源,進口商品種類由21種增至388種。
作者:李治 張文博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