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贛臺心橋 > 贛臺往來

與“江西老表”方文山敘鄉情話交流

發佈時間:2024-11-14 15:34:21

  江西籍在台第三代贛南于都客家人,著名台灣詞作家、導演、編劇方文山,其代表作《青花瓷》《東風破》《七里香》《菊花臺》等,在華語樂壇産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記憶。11月8日,江西省台辦主任張鋒與方文山先生,相約杭州西子湖畔共敘鄉情,共話加強贛臺文化交流。贛州市台辦主任黃紅民等參加會見交流。 

與“江西老表”方文山敘鄉情話交流167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張鋒向方文山贈送了贛南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展示了記錄他與家鄉人民交流的《方文山的江西情緣》,介紹了家鄉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張鋒表示,方文山先生是家喻戶曉的音樂才子,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中國風音樂詞作品,傳唱度極高,影響極大,成為跨越時空的經典。作為正宗的“江西老表”,方文山先生始終心繫家鄉,不僅用筆墨宣傳推介江西,還積極推動贛臺客家文化交流,擔任“江西旅遊文化傳播之星”。2011年在南昌組織的“中國風”亞洲巡演首站演出,至今令人津津樂道。誠摯邀請方文山先生常回家看看,到江西、贛州各地走一走,創作更多具有江西元素的優秀作品,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吸引更多島內年輕人了解江西、走進江西、愛上江西。

  方文山認真翻看《方文山的江西情緣》,動情回憶回鄉的點滴往事。他説,我以客家人為榮,以“江西老表”為榮。“爺爺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感謝家鄉人民的關心掛念,雖然因為工作原因回鄉不多,但刻在骨子裏的家鄉情結無法割捨,13年前首次回鄉祭祖的場景至今曆歷在目,那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江西是個極富文化特色的省份,很多文化符號都能給我帶來創作的激情和靈感,每當看到與江西有關的風土人情、典章制度或歷史文物時,心中總會不由自主的涌出一種自豪。作為一個江西人,會在“中國風”作品中融入更多類似“青花瓷”江西元素,用美好音樂記錄江西、描畫江西、推廣江西,有時間也一定會回江西走走看看,多到江西舉辦活動,為促進贛臺文化交流盡一份心力。

  方文山祖籍江西贛州市于都縣,1969年出生在台灣花蓮縣。方文山的爺爺12歲離開家鄉去台灣,20多歲時回過一次家鄉,後來就一直生活在台灣。方文山在爺爺的故事中長大。2011年10月18日,方文山第一次回鄉祭祖,離開時帶走兩樣東西,一樣是族譜,另一樣是幾塊故鄉老屋的瓦片。2011年10月20日,方文山在江西師範大學舉辦藝術講座,與高校學生互動對話,暢談“中國風”。當晚,“中國風”亞洲巡演首站演出在江西南昌激情上演,邀請周傑倫、張靚穎、費玉清、李玉剛等14位兩岸知名歌手傾情獻唱,充滿江西元素的演出深深打動了在場觀眾。2014年2月,方文山在台灣接受來自家鄉記者的專訪,深情講述“中國風”創作經歷的背後故事。2014年7月22日,方文山擔任“江西旅遊文化傳播之星”,在台北出席“江西風景獨好”江西旅遊分享説明會,推廣江西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江西省台辦供稿)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