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政務要聞

譜寫農業現代化新篇章——寫在第二十五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召開之際

發佈時間:2024-11-15 12:32:30

  刊載于《湖南日報》2024年11月15日06版

  文/歐陽倩

  這是一場如約而至的農業盛宴,這也是一場精彩紛呈的展會。11月15日,第二十五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在長沙拉開帷幕,八方賓客共赴星城,忙推介、談合作、話發展。

  從1999年在長沙市雨花區紅星村誕生,農博會一直是區域探索現代化農業的“試驗田”,它講述和見證著農業的發展、轉型和升級。從農副産品到農業高科技成果再到“買賣全球”,雨花區和紅星實業集團的不懈追求都在博覽會上留下醒目足跡,成為農業轉型的標誌性實踐。

  風雨兼程二十五載,農博會立足湖南、面向中部、輻射全國、走向國際。如今,來自世界各地、全國各地的農産品與湖湘特色的農産品一道,譜寫一部開放共贏的交響詩!

  全鏈條的展示:把握機遇寫好“轉型”文章

  一個又一個湖南農産品品牌走進展館,成為我省鄉村振興高歌猛進的生動縮影。

  新時代湖南農業的精彩與榮光,農業科技的神奇與偉大,農業企業的創新與奮進,在一屆又一屆的農博會上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中部農博會累計參展省(自治區、直轄市)31個,累計展品21萬種,成交額達2595億元,觀展人次逾2100萬人,並沉澱了40萬餘條專業買家數據,採購商和專業觀眾超175萬人次。

  不少湖南農企都是與農博會同成長,借助農博會,企業走出了湖南、走向了全國。

  本屆農博會將“市州三農成果+地方美食”相結合,規劃設立特色美食館,以美食為主體,重點展示全國乃至全世界新鮮、優質、美味的特色美食、地方名菜、餐飲名店、優質食材等。

  張家界莓茶、株洲茶葉聯盟、茶葉集團“茶守藝”“合作牌”等新品發佈會,湖南省特色優勢農産品集中推介會、海南優質農産品推介會、望城區現代農業特色主導産業推介活動等系列品牌推廣活動……一場場推介會,一個個展館,一份份合同,讓更多的湖南農企借助農博會開啟一段新征程。

  全景展示全産業鏈是本屆農博會的一大亮點。在農夫小鎮網紅食品展區,食品産業鏈上下游資訊融合,涵蓋生産、流通、交易、行銷、服務等各個環節。農夫小鎮本身就是産業鏈延鏈補鏈的代表性項目,匯聚農、文、旅、産、學、研、金融、媒體等八大功能,通過全産業鏈條的一站式運營,將真正實現傳統農業與現代商業的雙向奔赴。

  以鏈式思維為抓手,紅星拓展“會展+市場+供應鏈+協會”模式。由紅星農産品供應鏈公司全程操盤的生鮮貿易,不斷助力“湘品出湘、優品入湘”,進口非洲優質農産品。集團旗下紅星國際展覽公司深度參與策劃中非經貿博覽會及其閉會年活動相關項目,拓展海外辦展業務,為國內企業挺進國際市場、中國優勢産能跨國界投資合作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活躍提供新動能。

  開放的視野:暢通“雙迴圈”,鍛造農業的“國際范”

  開放、包容是中部農博會的姿態,也是紅星實業集團的姿態。

  參展方的廣泛與多元,預示著第25屆農博會成跨文化、跨地區交流的福地。

  在國際交流·網紅産品館,馬來西亞、俄羅斯、巴西、巴基斯坦、蒲隆地、尼日利亞、莫三比克等15個國家帶來了各地的特色農産品,榴蓮、鳳梨蜜、香草、可可、松子、大豆等訴説著各自在農業領域的文明互鑒。

  來自馬來西亞、巴西、坦尚尼亞等近百餘人的國際採購團穿梭其中,他們帶來了國際農業的資訊,推動著相關農業貿易投資合作,見證著全球農産品的貿易暢通。

  全國的農業資源也紛紛涌入。在省際綜合展區、主題省展區、港澳台展區、援疆援藏展區、外省基地縣農産品展區等,22個省份“外省天團”閃耀農博大舞臺,數百家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奉獻從土地到餐桌的匠心,他們“借會出海”,讓農業瑰寶綻放光彩。

  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格局,農博會更是從展會延伸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攜手同行,抱團發展。此次有34家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批中心、農貿市場負責人參展,市場如何運營、市場資源怎麼實現共贏共用,在交流中、在逛展中、在對接中,彼此熟悉、期待合作。

  ——牽手協會,整合資源。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農業展覽協會、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等,19家代表性行業協會紛至遝來,優勢互補,延長産業鏈,促進農業産業産前、産中、産後服務深度融合。

  ——聯袂採購商,暢通産銷渠道。深圳市尚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廣東湖南湘菜協會以及山姆、天虹、盒馬、胖東來等採購商,依託産銷對接服務平臺、系列專業採購商對接會,並組建多個“行業交流群”,解決企業銷售難點、採購痛點。

  獨行速、眾行遠。中國中部農業現代化前景,值得期待。

  科技的舞臺:科技示範與成果轉化同頻共振

  25年沉澱,中部農博會緊跟時代步伐,準確把握“三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

  本屆農博會,從數字農業的運用到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再到農業科技新産品的展示,以及全産業鏈智慧成果的優化轉化,參展企業都帶來了自家的“絕活”,展示發佈一批最新種業創新成果、現代農機裝備、智慧農業應用場景等領域前沿技術。

  一個個新品種、新裝備,一項項新技術、新模式,引領農業新質生産力高品質發展。

  推動農業向數字化、智慧化轉型,遙感技術、定位系統、電腦+網路互連農業數字技術運用……一些數字化平臺和産品在展會上逐一展示,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手段,構建起標準化生産、農産品溯源、農技服務、智慧會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化管理服務體系,實現“農業+數字+智慧”的融合創新。

  本屆農博會還利用“直播帶貨+線上展覽”的組合方式,讓技術和産品加速“變現”。

  千余名帶貨主播、直播達人輪番出鏡,公眾人物受邀開啟“為家鄉代言”,一聲聲賣力的“吆喝”為展會喝彩……中部長沙農博會與時俱進,敞開胸懷,擁抱流量經濟。

  本屆農博會期間,線上線下“雙輪驅動”,讓供需資訊完美匹配。線下,採購商對接洽談區,供需雙方深度對話;線上,直播、“雲展廳”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覽會。這一創新,拓寬了合作的渠道,也讓每一次供需對接都更加精準高效。

  回首過往,難忘的“農博瞬間”已經定格在時間深處;展望明天,還有更多的“農博故事”等待我們去書寫。

  “工以至誠,行以致遠”。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正以越來越強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的踐行者、引領者。

  作者:歐陽倩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