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6日,我省出現今冬首場大範圍雨雪天氣,並伴有寒潮大風。此次天氣過程,大部地區出現雨雪相態轉化。西北部、東北部地區和大連市區出現雨轉大雪,局部暴雪,其他大部地區出現雨轉小雪到中雪,局部大雪。
全省各部門以雪為令,聞雪而動,積極做好防禦應對工作,最大程度降低雨雪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切實保障群眾正常生活和安全生産形勢穩定。
省氣象局提前4天發佈《重要天氣趨勢報告》,明確提出11月25日我省將出現今冬首場大範圍雨雪天氣。11月24日啟動氣象災害(暴雪、寒潮)Ⅳ級應急響應,滾動發佈氣象實況資訊,為應急、農業農村、住建、交通運輸、鐵路、電力等部門提供決策支撐。同時,發佈暴雪、寒潮、大風等各類預警信號209條,向各相關責任人發佈預警信號手機短信59.9萬人次,發佈鐵路、公路、高速、油田氣象服務專報共30期。
本輪降雪前迎來降雨天氣,大幅降溫使得殘留在接觸網上的雨水極易形成覆冰,國鐵瀋陽局針對京哈、沈丹、沈山、沈大等易發生接觸網覆冰的線路,出動328台刮冰機車、22組刮冰動車組,連夜安排上線運作,不間斷開展刮冰作業。降雪地區鐵路單位及時開啟道岔除冰融雪裝置,2000余名鐵路職工使用掃把、鐵鍬、吹雪機等工具,對沈山、京哈等線路的2700余組道岔等關鍵位置實時盯控,雪落即掃。
瀋陽機場各部門高度重視此次降水過程,全力做好跑道除雪、飛機除冰以及旅客服務保障工作。11月25日23時19分,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開始實施“不停航除雪”作業,完成飛機除冰作業27架次,出動除冰車80台次,在機場路等公共區域採取機械與人工結合方式開展除雪作業,確保機場跑道適航,航班起降正常,運作總體平穩順暢。
結合本輪降雪降溫特點,交投集團高速運營公司根據我省域內高速公路不同路段、交通流量和地理環境實際,統一安排、統籌調度除雪防滑工作。11月25日9時,各路域分公司完成隊伍集結,15時起“以雪為令”,採取隨下隨除、人歇機不歇的方式迴圈作業。同時,交投集團實業公司在全省高速服務區提前完成油品和常用商品等物資準備工作,確保極端天氣下物資供應充足,並及時做好區域內場區及行車道路除雪工作,為用路人做好服務保障。
為應對本輪降雪,全省普通國省幹線公路138支隊伍4812名人員、1776台機械設備全部就位,共儲備3.1萬噸融雪劑、6.4萬立方米防滑料。截至11月26日7時,全省普通公路除雪保暢工作共計投入作業隊伍95支、人員4160人次、機械設備1188台次。
為做好雨雪天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省公安廳交通安全管理局指揮調度各地交警部門切實強化應急準備、強化路面管控、強化協作配合、強化宣傳引導。各地交警部門主動與氣象及高速運營、養護等部門對接,提前在重點部位部署人員物資,同時進一步強化路面管控,根據降雨和降雪情況及時採取降速、控距、限行、管制等交通管控措施。
國網遼寧電力第一時間啟動雨雪冰凍藍色預警,應用配網全景監測平臺,對供水、供熱、“煤改電”、城市生命線等民生保供線路,以及政府、醫院、高層小區住宅等重要客戶實行標簽化監測管理,充分應用無人機、紅外測溫等設備,精細排查導線接頭、變壓器接線柱、設備接點等關鍵部位,全力保障群眾生産生活可靠用電。
及時做好除運雪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提前安排部署,指導各市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明確作業分工,做好本輪降雪應對準備。堅持綠色除雪,優先保障主次幹道暢通,對坡道、引橋、匝道、彎路以及高架橋梁、重要交通節點適量灑布融雪劑,防止路面結冰。截至11月26日7時,全省降雪城市累計出動機械設備5200余臺次、人員5萬餘人次,累計除雪2700余噸,降雪城市主次幹道、快速路已基本完成清掃工作。
本報記者 趙 銘 唐佳麗 孫大衛 劉 樂 劉大毅 趙婷婷
來源:遼寧日報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