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軀殼困囿于高樓街巷,如何讓自由的靈魂暫停抗議?選擇一個晴朗的冬日,丟下行囊,逃離城市,只需要一刻鐘。
799富氧谷,一個藏在寧鄉市玉潭街道金星社區的寶藏小院。居於城市與鄉村的交界線,新潮是它的態度,自然是它的秉性。
你可以在湖光山色間閒庭信步。這裡有山林、田野和湖泊。你也可以與交心好友在此相聚。搭一頂天幕,煮一壺清茶,從陽光正好,聊到暮色沉沉。
此時,草地中央升起一堆篝火。人們離開帳篷,架起烤爐,用不熟練的烹飪技法,將食物烤得噴香。
篝火騰起熱氣,人群也變得熱絡起來。陌生的朋友坐在一起,唱著歌、喝著彩,分享著一個剛從炭灰中掏出的紅薯。
就是這樣一個宛如桃源的好地方,在半年前還是一處閒置資産。曾經的農莊因生意沒落而關閉,金星社區決定對外招商,為這60畝優質地塊尋找新的出路。
巧合的是,“70後”李文波和他的兩位“90後”夥伴正懷揣著民宿夢,到處奔波選址。
“遠至西藏,近到湘西,到處考察民宿,最終在寧鄉發現了這個寶藏地。”李文波説,這片土地屬於金星社區上瓦組,地理位置離城區很近,實際感受又仿佛遠離喧囂。經過監測,他們還發現這裡負氧離子的含量極高,是名副其實的“富氧谷”。
就這樣,“799”組合流轉土地,開始打造集星空小院、露營燒烤、休閒垂釣、親子遊玩、旅遊團建及新概念研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
期間,李文波曾面臨資金人手不足等困擾。在街道社區的倡議下,各黨員、鄰長主動參與志願活動,協助799富氧谷順利營業。
“除了每年近10萬元的流轉租金,富氧谷還為村民帶來了很多看不見的收益。”金星社區黨總支書記胡國祥介紹,富氧谷開業後,餐飲所需的蔬菜家禽都在周邊採購,平日用工也都優先當地村民。
家住上瓦組的陳珍目前在富氧谷擔任前臺服務員,平日上班只需要步行300米。此前因為帶小孩抽不開身,沒法外出工作。在家門口上班後,陳珍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元薪資。
從今年8月營業至今,799富氧谷已基本實現盈利,國慶期間日日爆滿,月營業額達20萬元左右。
秉承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憶得起鄉愁”的村莊建設理念,金星社區在不斷發展的城鎮化浪潮中的農村建設中,保持農村原有的生態環境和質樸的農耕文明,因而獲得了遊客的青睞。
玉潭街道分管負責人介紹,街道地處寧鄉市區,有著不少鬧中取靜的休閒勝地,適合打造週末遊目的地。接下來,玉潭街道將深入挖掘街道的歷史文化資源與自然風光資源,打造更多文旅項目和新的消費場景,展現玉潭魅力,探索“出圈”路徑。
(李曼斯 張寧鳳)
來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