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雲南時訊

雲南建成糧食購銷領域監管資訊化系統——“穿透式”監管嚴防“空氣糧”“轉圈糧”

發佈時間:2024-12-06 09:45:49

眼下,我省秋糧收穫已進入掃尾階段,糧食購銷和收儲管理成為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2022年以來,面對産銷兩旺的糧食市場,為切實做到顆粒歸倉,防範“轉圈糧”“空氣糧”等情況出現,我省加速推進糧食購銷領域監管資訊化工作。12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糧食購銷領域資訊化監管開放日活動上獲悉,我省已建成糧食購銷監管資訊化系統,達到了糧食購銷和儲備全過程實時動態監管的預期目標。糧食監管人防和技防相結合邁入了網路化、數智化的新階段,為強化糧食購銷監管、保障雲南糧食安全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智守糧倉 明白儲糧

糧食收購包括登記、扦樣、質檢、檢斤稱重、入倉、回皮稱重、結算等程式,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環節,也是“空進空出”“人情糧”“以陳頂新”等問題易發多發的環節。

進入雲南糧食購銷和儲備數字化監管平臺,頁面清晰、數據準確。“系統顯示的是實時數據。當前庫存量、儲備糧總量等實時更新。通過系統還能清晰地看出當前玉米、小麥、青稞、稻穀、成品油、成品糧的準確數據。如果想具體查看某一個倉庫的實時情況,也能快速查詢。”系統技術人員介紹。

點擊雲南省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選項,倉內、業務、安防等情況翔實。通過系統監測還能實時對庫區內違規情況進行預警。點擊該公司某一座倉庫,糧倉內的四層糧溫清晰可見。

簡而言之,該系統集合了我省糧庫基礎資訊、糧食存儲資訊及糧情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AI智慧識別、雲存儲等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對糧食收購、存儲及日常管理進行智慧監管。糧食監管一張圖系統可對糧庫實現數量、品質、安全等多維度智慧預警,並自動生成預警處置工單,通過聯動指揮系統派送處置,實現對預警資訊閉環管控。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好用管用實用”為目標,該局爭取省財政安排了建設資金1157萬元,整合平台資源,升級改造建設購銷監管資訊化平臺,按照規範要求逐條對比查漏補缺,重點解決資訊化平臺易用性問題,打造雲南地方儲備糧動態監管平臺升級版,初步實現地方儲備糧從結果監管到過程監管、從現場監管到遠端監管、從靜態監管到動態監管、從人工監管到大數據監管的深刻轉變。

——連點成面 成效突顯

糧食購銷監管資訊化是實現從儲備糧採購到入庫保管到銷售出庫全鏈條監管,而之前我省糧庫智慧化平臺只基本實現了糧食在庫管理,離國家“硬體全覆蓋、業務全應用、數據全線上”要求,還有不少差距和短板弱項。

隨著雲南糧食購銷監管資訊化系統的全面建成,一個個智慧糧倉被連接起來,夯實了高原糧倉。 “‘資訊化+大數據’,讓雲南糧食儲備全面實現‘穿透式’監管。”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説。

“穿透式”監管核心是數據,保證數據準確實時關鍵在應用。按照國家政策性糧庫“業務全應用”的硬性要求,我省以數據為核心,以應用為導向,堅持邊建邊用、以用促建。對省糧油工業公司採取“解剖麻雀”的方法,主推資訊化平臺應用試點,建立健全“一手”數據源頭采集機制,在應用中不斷完善功能,及時發現問題,持續改進提升。從去年8月1日起,省、州(市)、縣(市、區)三級儲備糧購銷全過程各環節業務通過資訊化平臺實時採集數據,非必要嚴禁用手工錄入數據,最大化減少“二手”數據比例。

目前,該系統平臺已實現了監管資訊化系統“一體統領”,形成了一體化的數字底座支撐體系,實現了數據“一張圖”“一張表”。截至目前,平臺匯集糧食購銷數據2100萬條。

通過建用並舉,去年以來,全省地方政策性糧食資訊化覆蓋率為100%,已全面覆蓋省市縣三級地方儲備糧等所有地方政策性糧食,實現了政策性糧食資訊數據“一目了然”。

以高品質的數據源頭采集為基礎等手段,實現了人機協同管糧“一數一源”。如發現“轉圈糧”、品質異常、以陳頂新、超架空期等行為,系統自動推送預警資訊,執法督查人員跟進處置,提高監管效能,推動糧庫監管從“人找問題”向“問題找人”轉變,大數據監管效能逐步顯現。可以説,這個系統為糧食購銷和儲備監管提供了“千里眼”和“透視眼”,形成了對涉糧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力。

今年是鞏固拓展糧食購銷監管資訊化建設成果、推動建立健全應用和運作長效機制的關鍵一年,雲南糧食購銷監管資訊化將從集中建設向常態化應用轉段。下一步,我省將圍繞鞏固拓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成效,不斷完善資訊系統應用和運維體系,確保資訊系統長期穩定運作,使資訊化真正成為提升管理水準的工具和加強監督檢查的手段。

雲南網記者 王淑娟

來源: 雲南網

雲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