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新聞視窗

我省加強中小學課堂教學電子産品使用與管理

發佈時間:2024-12-06 15:57:27

  我省加強中小學課堂教學電子産品使用與管理

  電子産品教學原則上不超過總時長30%

  本報訊 記者白昊報道 教學和佈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産品,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近日,省教育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課堂教學電子産品使用與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控制使用時長、科學規劃設計、提高應用能力、保障應用效果等6個方面提出要求,嚴格規範中小學校電子産品使用管理,保護學生視力健康,讓數字技術更好為全面育人服務。

  “視頻動畫可以提升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高年級在學習較為抽象的課文時,用好課件也能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盤錦市盤山縣實驗學校語文教師周莉説,“但長時間盯著電子螢幕,不僅增加了孩子們近視的風險,更讓課後‘脫網’變得困難。”

  針對不同學段學生視力發育和認知特點,《通知》要求學校做好教學設計,找準運用電子産品解決教學問題的契合點,科學規劃教學電子産品使用。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除了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之外,電子課件要規範簡潔、重點突出、內容準確,字體字號合適,在非課件使用時段,要及時將電子産品切換成“休屏”或“黑屏”模式。

  “富有生命力的課堂,除了精美的課件外,更要有老師生動的語言表達、課堂板書。”針對《通知》中對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上限的設置,周莉十分認同,“這讓我有了更多時間看孩子們的眼睛,聽他們的發言,感受他們真實想法。”

  為避免課堂教學電子産品給學生視力健康帶來不良影響,《通知》對電子産品的選擇和使用提出了“硬指標”,要求學生與電子白板間距達到3米以上或不小于螢幕對角線距離的4倍,電子産品配備須符合相關標準,優先選擇畫質清晰、色彩柔和、無頻閃的電子教學資源,嚴禁用電子課件代替板書,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近視問題,重在預防,這些‘硬指標’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孩子們的用眼衛生,我們發自內心地支援。”瀋陽市渾南區實驗小學學生家長吳振威説,“作為學生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會與學校攜手,守護好孩子們的視力健康。”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數字技術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全面育人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學校要建立資訊技術輔助教學工作的監管評價機制,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優化電子資源和設備使用方式,切實保護學生視力健康。

  來源:遼寧日報


遼寧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