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1月19日至1月24日是四川省“兩會時間”。四川5位台灣同胞受邀列席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4位台胞受邀列席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9位列席兩會的台胞均是各行業優秀代表,他們紮根四川多年,是四川高品質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更是密切川台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踐者、推動者。
9位列席台胞從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看到了怎樣的“成績單”、嗅到了哪些發展機遇,他們又是如何認識全過程人民民主?川越俠為你帶來【台胞觀兩會】一手資訊。
談成績:對四川扛穩“經濟大省挑大梁”重任很有信心
報告中一串串鮮活的數字是四川踐行高品質發展的最好印證。“預計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7%,經濟總量超過6.4萬億元......”就在省人代會開幕的當天,中國經濟年報也新鮮出爐。成都市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郭弘揚表示,“與全國GDP5%的增幅相比,四川‘跑贏’全國大盤成績可謂亮眼,作為國家戰略腹地,我們對四川扛穩“經濟大省挑大梁”重任很有信心。”
德陽市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嚴文認為,大陸2024年出臺“兩新”政策到2025年對政策加力擴圍,不僅提振了消費、暢通了經濟迴圈,更帶動了産業升級。他覺得,“政府提出2025年GDP增長5.5%以上的預期目標,很契合發展實際。我相信隨著川台交流合作的持續深入,四川的開放發展將更具活力與潛力。”張嚴文還直言,自己要當好傳遞政策和發展機遇的“宣講員”,為社會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成都市台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廖景正有感四川完備的産業體系和通達的交通網路,覺得隨著西部發展的崛起,此時是台商佈局西部、投資四川的絕佳時期。“四川正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台商優勢産業‘西進’,必將在降成本、增效益上有更多獲得感”。
報告中“紮實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內容,讓德陽市台商協會副會長賴國光有了更強烈的情感共鳴。“財政民生支出佔比保持在65%以上,30件年度民生實事全面完成......”這份民生“成績單”,讓賴國光深刻體悟了大陸“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談制度:是了解大陸民主發展進程的生動窗口
現場聆聽政府工作報告,成都市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郭弘揚感慨,“兩會是我了解大陸政治協商機制的重要平臺。大陸的民主體現在全過程人民民主,這樣的民主能激發全民參與熱情,更適合我們的國情,也能克服其他民主形式出現的效率低下問題。”他十分讚賞並期許有更多台胞列席兩會,他直言:“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真切感知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通過列席會議,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政府是如何在各方面進行計劃、討論並最終確定各項政策”,德陽市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嚴文已連續兩年列席兩會。他還注意到每年兩會都對重要會議進行現場直播,“這更擴大了民眾參與度,更多人透過這樣的方式感知四川開放發展的脈搏、感受科學決策的全過程。”
第二次列席省兩會的宓欣怡覺得“‘有事來協商、事事有回應’的政治協商制度不是空談,是真正廣泛徵求大家意見建議,再促成相應成果轉化,非常具有實踐指導性,既團結了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也是我們了解大陸民主發展進程的生動窗口”。
談機遇:提振了台商台青紮根四川發展打拼的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促進“農商文旅體教康”融合發展,這對擔任成都市台商協會文化産業推廣委員會副主委的邢浩文而言,是商機,更是增進川台融合發展的“先手棋”。“希望自己能做好文旅數字化運營項目,將大美四川介紹給更多台灣同胞,讓他們走進四川、認識四川、愛上四川,在共同參與四川建設發展中,施展才華、實現抱負”。他還建議應通過搭建更多實習就業平臺,開展創業扶持計劃等途徑,幫助台灣青年跨越地域和文化差異,持續增進川台青年交流溝通,幫助台青更順利融入大陸的發展潮流。
對深耕跨境電商和鄉村振興領域的宓欣怡而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進出口總額增長9.4%,重回萬億元規模”“持續加大推動四川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幫扶”,無疑是強心針。“我們主要服務涼山州地方農産品公共品牌打造、行銷策劃,以及依託跨境電商助力‘川貨出川’,有政府支援、政策托底,並配上更多促消費舉措,相信2025年我們的事業在擴內需穩外需上都將有新突破”。談及連續兩年列席省兩會,宓欣怡認為“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企業在實現更好發展的同時,積極響應政府‘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招聘更多優秀高校人才,盡好企業社會責任。”
報告熱詞中,郭弘揚很關注大陸“智改數轉”重大政策紅利,“報告中對2025年工作的謀劃,提振了台商台青紮根四川發展打拼的信心”。他建議要抓住時機更好吸納島內科技行業、軟體行業青年才俊來大陸,“可以預見,四川將是台青發揮才能和事業打拼的重要舞臺。我要持續借助經營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渠道,讓更多台灣青年認識大陸民主運作機制、了解四川重大發展機遇和良好營商環境,增強他們到四川紮根發展,做兩岸融合發展踐行者的意願”。
作為深耕金融領域的兩岸婚姻家庭代表,台胞翁義喜表示在成都工作生活的13年中,見證了四川的開放包容與經濟的騰飛發展。他建議找準川台經貿交流合作最大“公約數”,通過建立針對性強的人才招引及招商引資政策,吸引島內及沿海區域重點人才、企業來四川投資和生活,持續助推四川高品質發展與兩岸融合發展。
“我是做農業的,因此比較關注兩岸農業如何高品質發展。”在聽完報告後,四川愛吾農業董事長陳愛武表示希望在農産品精深加工、農旅融合等領域加強兩岸合作,“以前台灣的農業發展相對靠前,這幾年兩岸農業的發展差距不斷縮小。今年我們將重點打造一個田園社區,並把這個成熟的模式推廣到更多地方。”
成都台商協會婦聯會主委蔡綺文表示“2024年,婦聯會先後開展了助養偏遠地區學生、幫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活動”,政府用心用情服務助力增進民生福祉,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幹好2025年工作的信心,“我們將持續助力省台辦定點幫扶工作,並在積極服務川台青年交流、關懷在蓉兩岸婚姻家庭等方面,貢獻台協婦聯更多的“她”力量。她還希望,政府能讓來川創業打拼的台灣青年在稅費、承租公租房等方面分享更多政策紅利,為其安居樂業創造更好條件。
除了宏觀發展戰略,德陽市台商協會副會長賴國光也有感於政府工作報告中“讓每一個努力奔跑的奮鬥者都能被看見、被關愛、受尊重”所體現出的人文關懷。“自己是推動川台交流合作的一份子,也是增進兩岸融合發展‘努力奔跑的奮鬥者’。希望目前我正全力推進的一個‘餐飲+非遺+地方文化特色’的文旅項目,能借助全方位擴大內需的政策東風,實現‘流量’變‘留量’,從而創造更多機會,讓台灣朋友看見美麗四川”。
(四川省台辦供稿)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