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四川線上記者 吳亞飛
3月19日,202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會議提出,今年成都市民政系統將以“效能提升年”為主線,實施九大民生實事、七大專項行動,讓民政工作更加可視有感,人民群眾更加舒心滿意。
回顧過往一年成都民政事業發展,一串串教字串聯起一件件暖心實事:成都市低保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950元、900元;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2100元,社會散居孤兒和機構集中養育孤兒養育標準實現同一保障水準;殘疾人護理補貼每人每月增加10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人數較2023年增加5.32%;享受高齡津貼的老年人數同步提高7.15%……
數據的背後,是民政政策保障水準和覆蓋面的進一步擴增,也是群眾安全感、獲得感的進一步提升。
本次工作會上發佈的九大民生實事,圍繞全市廣大人民群眾在民生領域最關心、最迫切的訴求,涵蓋助餐、養老、老年、殯葬、留守兒童關愛等多個領域,目的是解決好“急難事”,辦好“暖心事”。
具體來看,在助餐方面,為臨時遇困人員建設37傢具有助餐、助宿、避暑禦寒、應急充電、清潔用水等幫扶關愛功能的愛心驛站;在婚姻登記上,成都全市區(市)縣公園式婚姻登記便民場所建設全覆蓋,實施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線上預約辦理”,免費為每對結婚新人贈送一份登記日紀念品,打造高品質婚姻登記公共服務;在養老上,推動市、區(市)縣建有老年大學,實現鎮(街道)老年教育機構全覆蓋,新增老年教育學位不少於3830個,建成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46個,依託養老服務設施建設23個適老化體驗館,提高公眾對適老化改造的認識與接受度;在兒童關愛上,開展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精準監測摸排,制定落實流動兒童在居住地享有關愛服務基礎清單,持續提升關愛保護品質。
與此同時,成都市民政系統著眼效能提升,從補短板、鍛長板出發,將開展智慧民政數據治理深化應用、社會組織助力産業園區“立園滿園”、社會組織規範化建設、地名文化開發建設及“鄉村著名”助力鄉村振興、殯葬領域治理、成都新時代“銀齡行動”、居家養老服務品質提升七大專項行動。
來源:四川線上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