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四川線上記者 王若曄
四川現有冰川955條左右,冰川總面積約440.5平方千米。
這是3月20日,四川線上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獲悉的。該所科研團隊近日使用2020年後獲取的最新高分辨遙感影像,對比1990年前後的歷史存檔衛星影像,完成了四川西部高原現代冰川邊界的新一輪調查修訂。
四川主要發育高海拔山地,冰川數量和面積僅次於西藏、新疆、青海和甘肅,主要分佈在雀兒山-沙魯裏山、大雪山、邛崍山系以及岷山-雪寶頂地區。不過,受全球變暖影響,過去30年間全省冰川總面積消融約五分之一,共有120余條小冰川消失,50余條冰川因支流冰川退縮而分裂為多條冰川。
其中,貢嘎山是橫斷山和川西大雪山地區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是我國西部山地冰川主要海洋型冰川分佈區之一。按照最新調查,貢嘎山地區冰川總面積過去30年間減少了約13.7%,目前冰川總面積為205.1平方千米。
雀兒山-沙魯裏山是川西地區第二大冰川作用中心,現有冰川491條,冰川總面積171.4平方千米,相對於1990年前後冰川總面積減少了約18.5%。邛崍山系的現代冰川規模普遍較小,許多小冰川瀕臨消失。雪寶頂是岷山最高峰,僅存的10余條小冰川在過去30年間面積減少了超過47%。
“此前,除貢嘎山地區針對典型冰川有較連續的冰川變化監測外,其餘山區均缺乏系統詳實的調查。在現代冰川退縮劇烈背景下,利用現代遙感技術對已有編目結果進行修訂和更新的意義不言而喻。”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巧介紹,新的調查數據可為川西地區冰川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參考,對評估冰川作用區災害影響也具有重要意義,還可為合理有序開發冰川旅遊資源提供支撐。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科研人員還將對全省範圍內的山地冰川進行持續監測,定期更新冰川變化的最新結果併發布專題評估報告,為四川省冰川與環境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來源:四川線上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