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四川線上記者 石小宏
3月20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時節氣溫繼續回升,人體的代謝增強,加之氣溫經常驟變,容易導致人體陰陽平衡失調。在這個節氣裏養生有什麼方法?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陶陶等醫生支招養生中醫“秘訣”。
春分養生時可“三曬”
春分時節,陽光正盛,勤曬太陽不僅能補充陽氣、平衡體內陰氣、祛濕排寒、調理氣血。還可補鈣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情,可謂是春天最好的“補藥”,對身體大有益處。
曬頭頂:可通暢百脈。中醫認為,頭部是陽氣匯集的地方,而頭部最易受寒,容易引起頭暈、頭痛等病症。在上午11點—下午1點之間,陽氣最旺盛的時刻曬曬頭頂,可滋補陽氣、疏通百脈、提神醒腦、令全身氣血暢通。
曬手心:助陽生發。曬太陽時,手心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其實手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勞宮穴。勞宮穴為心包經腧穴,五行屬火,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我們在曬太陽的時候,不妨將雙手攤開,曬曬勞宮穴,可起到舒緩疲勞、促進睡眠、強心益氣的功效。
曬後背:氣血通暢。春季曬背能溫通經絡、驅散肺中陰寒、改善消化功能、緩解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的病症,從而改善身體狀態。可在陽臺上,或其他有陽光照射的地方,靜坐曬背,配合揉搓後背心,每日1小時左右,曬得人暖洋洋,呼吸順暢為佳。
春分養生需吃“三菜”
吃春菜:吃春菜是春分的習俗。薺菜、香椿、豆苗、萵筍、莧菜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吃雞肉:春季與肝相對應,春分正是肝氣旺盛的時候,此時要注意養肝、護肝,保證肝氣舒暢。其次,春天要避免吃脂肪太高的食物。所以雞肉是不錯的選擇,脂肪含量不高,也不易上火。注意:春季飲食宜清淡,少油、少辣,以減輕腸胃負擔。
吃草莓:春分時節,天氣比較乾燥,容易上火、食欲不振,草莓可以幫助清熱解毒。飯後食用草莓,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春分節氣的食療方法
同時,專家還特別推薦了幾道春分節氣裏的食譜。
韭菜蝦仁粥:大米100克,蝦仁50克,韭菜30克,雞湯1000毫升。做法上,韭菜洗凈切段,蝦仁去掉蝦線、焯水、切碎,白米淘洗乾淨,以上三味放入鍋內加雞湯同煮成粥,適當加鹽調味即成。這道菜有補陽強筋,補腎健脾的功效。適用於陽虛怕冷,腰腿酸軟者。
涼拌魚腥草:魚腥草250克,精鹽、辣椒油、白糖少許。
魚腥草洗凈切段,再用鹽水泡幾分鐘,撈出後加入少許精鹽、辣椒油、白糖,拌勻即可上桌。其功效可清肺解毒,利尿通淋,祛濕通便。適用於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嫩豆腐鯽魚湯:嫩豆腐500克,鯽魚肉200克,玉米2大匙,雞蛋1個,薑絲、香菜、鹽、澱粉適量。嫩豆腐、鯽魚肉切成丁。雞蛋打散、香菜切小段。鍋內加水,煮沸後加入豆腐、鯽魚肉、玉米。放鹽調味,再以水澱粉勾芡,淋上蛋液,撒上薑絲及香菜。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的功效。
來源:四川線上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