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包瑞雪 劉正川 四川線上記者 張紅霞
3月19日,成都市新都區軍屯鎮、清流鎮兩家種糧大戶老劉、老尹的手機銀行,收到“農鏈惠農貸”“農鏈增量貸”(以下簡稱“惠農貸”“增量貸”)到賬提示。這兩筆貸款共計80萬元,是香投集團中小擔公司(以下簡稱“香投擔保”)為農業生産開發的新産品,摒棄了傳統抵押模式,首創“種植規模+産出效益+確權農房”的信用評估體系,這次是首次發放貸款。
站在連片的高標準農田裏,老劉和老尹的膠鞋上還沾著春泥:“這筆錢能趕在穀雨前到位,旋耕機、插秧機就有著落了。”
作為1000畝糧田的“指揮官”,老劉和老尹現場給記者算起了賬:80萬“惠農貸”“增量貸”,可讓現有的水稻種植規模擴大三成,預計增産30%,還能帶動周邊10戶農民實現增收。“是民生産品,更是民心産品啊。”老劉握著手機開心地哈哈笑,老尹嘴角也咧開了花。
農戶了解助農貸款産品
“公司已設立‘惠農助農服務專班’,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方案,確保金融資源發揮最大效能。”香投擔保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香投擔保已摸排匯總全區“三農”主體272家,按“種植、養殖、加工等”分類建檔,動態跟蹤融資需求,逐步實現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
該負責人表示,“惠農貸”“增量貸”將覆蓋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等。“這兩筆聯合成都農商銀行新都支行、興業銀行新都支行的貸款從申請到放款僅用7個工作日,比常規流程提速50%。2025年,我們全年計劃投放的3000萬元信貸,可覆蓋全區1.2萬畝耕地,精準服務全區‘三農’發展。”
據新都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都區正在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上先行先試,以農戶、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服務對象,為他們提供更大力度、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支援,加快把授信增信變為富民增收的強大推力。”在未來,除香投擔保“惠農貸”“增量貸”外,有更多鄉村振興金融産品將持續延伸。
來源:四川線上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