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四川線上記者 陳碧紅
“上周在歐洲參加了一場國際性盛會,其中有10場論壇都在討論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可見這個賽道有多火熱。”3月19日,在成都舉行的四川可持續航空燃料産業跨國合作對接會上,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楊雷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見聞。
這樣的火熱,正從歐洲傳遞到中國,聚焦于四川。中國具有SAF廣泛應用市場,而四川作為SAF原料聚集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産業鏈的發展。從這場合作對接會的主辦方身份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以及四川省經濟合作局。而嘉賓席上,既有國家相關部門機構代表,也有數十家國內外頭部企業負責人現身。
挖掘産業發展潛力,招引一批外資企業和高品質外資項目入川,正是四川省經濟合作局積極促成這場活動瞄準的關鍵。此次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率領眾多外資企業入川對接洽談,兩個全球最大SAF市場是否能碰撞出更多合作的火花?
可觀的市場前景與緊迫的倒計時
“雙碳”目標下,航空業的減排壓力與日俱增。民航業減排,歐美國家已率先走出一步。一個時間最近的限制政策是,歐盟碳交易系統將從2026年開始停止向航空業發放免費碳配額,但為使用SAF的航司額外提供2000萬份碳配額。
“美國已將SAF作為該國未來航空科技發展的優先事項,在可持續航空燃料大挑戰中確定2030年SAF産能達到900萬噸、2050年達到1.05億噸,完全替代傳統航煤的發展目標。”中國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智淵介紹説。
各大主要市場也在加快行動。當前,全球主要市場的SAF産業已進入規模化應用與商業化加速期,多地已建成或正在擴建商業化工廠。相關預測顯示,在政府激勵和政策要求雙重推動下,到2030年美國、歐洲和亞洲的SAF總需求將從現在的40萬噸/年增長至1800萬噸/年;到2050年,需求量預計進一步增長至1億噸/年以上。
“中國SAF市場及産業鏈處於初期階段,亟需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應用模式。”楊雷介紹。去年9月,我國開始啟動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試點,包括國航、東航、南航以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等納入試點範圍,在傳統航煤中加注一定比例的SAF,而2025年這一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美國是全球最先在該領域開展技術研發、測試生産和創新實踐的國家,而中國則具有廣闊的市場規模、資金投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宏遠目標,這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看來,雙方合作大有可為。
“SAF的獨特價值在於將航空和農業兩大支柱産業緊密連在一起,同時還聯動著航運、製造、能源等多個領域。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在推動SAF全球轉型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國碳中和目標的雄心與航空出行需求的激增,預示著未來數年SAF市場將迎來爆髮式增長。”譚森認為,SAF的推廣需要技術創新、資金投入,但最核心的是夥伴關係的深度構建。
全球産業鏈上的“四川角色”
這一次,中美雙方企業在SAF的領域合作走得更實更深。
在合作對接會參會名單中,幾乎匯聚了SAF全價值鏈的參與者——從航司、燃料生産商,再到政策制定者及科研專家。討論的話題則很直接,比如國際標準制定、技術與市場互學共建,再比如雙方企業間如何建立暢通高效的機制體制,實現經驗共用共用等。
就在今年,四川天舟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內江威遠投資建設的生物航煤煉化廠一期項目將投産運營,率先實現20萬噸的生物航煤年産能。同時,其利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試點契機,生産的生物航煤將直接向國內航司供應。
“由於四川人重油重辣的飲食習慣,産生了大量餐廚廢棄油脂。作為SAF原料,其數量和品質在行業內都具有明顯優勢。”現場,天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宇向美國同行介紹説。不僅如此,隨著中國民航二所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研究中心在川掛牌成立,將有助於四川率先建立行業標準。
“標準、原料、生産、應用在四川形成了一個完整閉環,可以説具備了SAF産業先發優勢。”陳宇説。而這正是一批國外頭部企業集聚此次對接會的重要背景之一。
外資企業行動得更快。幾年前,霍尼韋爾的相關技術就參與到本地企業四川金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産品研發生産中,去年又進一步參與支援金尚環保在四川遂寧打造年産量50萬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産業基地。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西部規模領先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項目之一。
不過起步發展階段,也有亟需解決的行業痛點。這場對接會上,雙方的專家學者和企業持有同一個觀點:即受供需關係影響,當前SAF原料成本居高不下,行業成本已超過30%。特別是到SAF生産端,作為原料的餐廚廢油售價形成倒挂,甚至高於食用油的價格。
“一方面是生物航煤市場規模巨大,原料需求跟不上生産需求。另一方則是因為缺少規範的原料收運處置交易模式。”楊智淵分析認為。
陳宇則進一步建議,應當對全系統全流域進行梳理規範,通過數字化溯源管理等方式引導餐廚廢棄油脂等原料環節健康發展。
“四川每年産生的餐廚廢油,為可持續航空燃料産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礎,我們期待四川進一步發揮原料端的優勢,建立標準化收運體系,降低原料成本,同時期待四川設立專項基金以支援碳減排認證,並與國際先進技術企業展開積極合作,打造成為全球可持續航空燃料産業中的重要一極。”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這對SAF來説意味著中國將以更大力度培育産業高品質發展。對此,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院長于劍認為,航空碳市場的全球化合作至關重要,包括適航國際認證標準的建立與統一、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之間的協同配合等都有很多課題需要做。“這場合作對接會,顯得及時而重要。”
來源:四川線上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