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四川資訊

世界睡眠日:65%的人有睡眠困擾,該如何睡個好覺?丨醫本正經

發佈時間:2025-03-21 16:24:45

四川線上記者 嚴佳敏 魏馮 何嘉琦

3月20日,中國睡眠研究會發佈《2025中國睡眠健康研究白皮書》。研究對超15萬受訪者的睡眠數據分析發現,受訪人群夜間平均睡眠時長為6.85小時,且多在零點後入睡,26%的受訪人群夜間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65%的人群每週出現1到2次夜醒/早醒、入睡困難等睡眠困擾。

2025年3月21日是第25個世界睡眠日。本期《醫本正經》欄目邀請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及睡眠疾患診療中心主任陳宇潔來解答部分熱門睡眠問題。

陳宇潔表示:“睡眠時間不一定是8小時,要看人的年齡和從事的工作,成年人七八個小時就差不多,兒童和老年人一般要更長,嬰兒可能超過10小時,但也有很多特殊的病人,睡眠時間三四個小時就足夠。”

在陳宇潔看來,睡眠不足可能帶來容貌的變化(如皮膚變得粗糙),會引起精神和情緒的變化,也可能造成胃腸吸收功能的變化,還可能帶來肥胖。陳宇潔舉例:“睡眠不好,調節體重的瘦素的分泌就會減少,饑餓素分泌增多,就會更想吃東西,也會引起胰島功能的敏感,讓它儲存更多能量,還會造成能量消耗減少,從而導致肥胖。但也有人睡不好然後食欲下降,可能就表現為消瘦。”

怎樣衡量睡眠時間夠不夠?品質高不高?陳宇潔介紹:“第二天的精神狀態很重要,經過休息如果第二天精神充沛,反應速度、記憶力和警覺性都比較好,那就是良好的睡眠。如果晚上入睡難、入睡時間超半小時,反覆醒、醒了很難再入睡,易早醒、多夢等情況,都可能影響第二天的狀態,可以到醫院做進一步睡眠監測。”

擁有好睡眠並不容易。“在排除原發疾病的基礎上,我們要注意工作節奏,不要太累。可以適當運動,消耗更多能量,讓神經疲倦後更容易入睡,但睡前運動會導致興奮。也可以喝杯溫牛奶、泡個腳、聽一些舒緩音樂等,但切忌入睡前看一些令人興奮的東西,特別是玩手機。”陳宇潔補充,“如果偶爾超過半小時不能入睡,出現急性失眠,可以用一些無毒副作用的藥品緩解症狀,如果越躺越興奮,可以起來消耗一下精力,疲憊了再睡。如果長期入睡困難,則需到醫院進行治療。”

失眠人被動少睡,四處求招,但年輕人卻主動熬夜,熬完又補覺。陳宇潔提醒大家:“補覺沒有科學依據,深睡眠在睡眠週期中一般佔20%—30%,狂補也不都是深睡眠,就難以調動機體進行有效的能量代謝和能量平衡,補覺補不回這次細胞未得到的能量,所以消耗後沒法補到沒有熬夜的身體狀態,最多能消除一些疲憊感。有時熬夜腎上腺素分泌可能能抵消疲憊,但幾天下來補覺也很難恢復正常的生物作息,所以,熬夜對身體的影響是不能消除的。”

來源:四川線上

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