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春風裏——陜西群眾跑步運動掃描
春風輕拂,萬物復蘇。三秦大地的體育場館、健身步道、城市綠道隨處可見群眾跑步的身影。隨著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跑步已成為群眾擁抱健康生活的熱門方式。
■ 跑步圈掀起“打卡熱”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5公里,打卡完成!”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10公里,打卡完成!”
“二環一圈,35公里,打卡完成!”
……
在李蘇熠的微信跑步群裏,跑團成員常年通過打卡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跑步數據。群裏有學生、企業員工、教師、醫生、律師等。這些原本在生活中沒有什麼交集的人,因跑步這一共同愛好成為朋友。
“最近天氣好,跑團成員跑步的熱情愈發高漲,有時我還沒起床,就已經有人在群裏發佈打卡數據了。”李蘇熠説,跑步群建立兩年多來,大家彼此督促,形成了良好的運動氛圍。
沐浴春光,享受跑步樂趣。每一個清晨和傍晚,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裏,都有跑者奔跑在健身步道上。
3月18日,跑步愛好者李振換上跑步裝備,戴上耳機,開始了當天的晨跑。“我堅持跑步4年了。最近天氣好,我增加了跑量,每天堅持跑10公里,體能在逐漸恢復。”李振説。
像李振這樣把跑步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通過運動擁抱健康生活。
近期,記者在多個體育場所和運動公園發現,隨著氣溫回升,人們紛紛從室內走向戶外。有些人是為了減肥、保持身材;有些人希望通過運動釋放壓力、調整心態;有些人在進行訓練,備戰即將到來的馬拉松賽事。
從3公里的慢跑到5公里的“歡樂跑”,再到半馬、全馬的極限挑戰,跑步愛好者們在不同距離中挑戰自我。在他們眼中,跑步不僅是孤獨的自我修煉,還是一種治愈的方式。
■ 76歲跑者完成六大滿貫賽事
76歲的王長勝,在西安跑步圈赫赫有名。3月15日,提起自己與跑步的緣分,王長勝説:“我小時候得了關節炎,反覆醫治,但一直治不好。15歲時,一位老中醫建議我嘗試跑步。從那時起,我便與跑步結下了不解之緣。”
堅持跑步61年的王長勝,在3月2日迎來了跑步生涯的高光時刻。
當天,他在日本東京馬拉松賽順利完賽,成功完成美國波士頓、芝加哥、紐約及英國倫敦和德國柏林、日本東京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獲得“六星跑者”稱號。
據統計,能夠獲得該項榮譽的跑步愛好者,在國內僅有1000多人,年逾古稀者更為罕見。
“參加日本東京馬拉松賽前,我對自己的預設是能在‘關門’前完賽。這是出於對自己目前年齡的綜合考量。比賽當天,儘管途中走了一段,但能夠以4小時27分30秒順利完賽,我非常高興。”王長勝説。
這次是他在六大滿貫賽事中跑得最慢的一次。2019年,他70歲時,在美國芝加哥馬拉松賽中跑進3小時30分以內,創下個人最好成績。
如今,在曲江池遺址公園,依然能夠見到王長勝奔跑的身影。
“現在,跑步對我而言不是與他人較量,而是與自我對話。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的退化是必然的。這時候拼的是一種心態、一種堅持、一種追求。”王長勝用16個字總結自己多年來的跑步心得,“不求速度、忘掉時間、自在跑步、快樂心田。”
■ 跑一場馬拉松,愛上一座城
每年春天,全國許多城市都會因舉辦馬拉松賽事而熱潮涌動。
2月23日,中國田徑大眾達標健身步道系列賽暨悅跑西安10K挑戰賽在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拉開大幕,吸引千余名跑步愛好者參加。
“悅跑西安10K挑戰賽賽道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選手們奔跑在歷史古跡旁,感受歷史文化,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參賽者李旭告訴記者,這次比賽後,他為自己制定了“月平均跑量200公里”的目標,希望在成績上有所突破。
中國馬拉松官網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共舉辦路跑賽事671場,吸引參賽群眾約656萬人次。“一簽難求”,成為馬拉松愛好者交談時的熱詞。
這樣的跑步熱潮一直在延續。據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有超過50場各類路跑賽事在全國各地相繼舉辦。
跑一場馬拉松,愛上一座城。
對於跑者而言,參加馬拉松賽是一段感受城市文化和歷史底蘊的舒心之旅。
賽事搭臺,文旅唱戲。如今,馬拉松賽事和城市文旅深度融合。
去年,西安馬拉松賽舉辦期間,大唐芙蓉園、西安城墻景區、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曲江海洋極地公園等多個景區向參賽選手免費開放。
“馬拉松賽事基本在週末舉辦,參賽選手大多會選擇與家人、朋友一同前往比賽地。他們在參加馬拉松賽之餘,遊覽參觀當地美景、品嘗特色美食。馬拉松賽逐漸成為點燃城市文旅發展的新引擎,激發了消費市場的新活力。”西安馬拉松賽運營方西安曲江體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超説。(記者 肖陽熠)
來源:群眾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