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更多>>>    
    更多>>>    
    東 陵

      東陵本名"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建成于1651年。關外清代三陵,福陵地勢最好。

    怪 坡

      怪坡1990年被發現,上坡猶如下坡,下坡猶如上坡,故謂之"怪坡"。至今 仍是未解之謎。怪坡陽對曠野,背依群山,景觀眾多。

    世園會

        佔地211公傾,有植物專類園10余個,匯集展示各類植物1700余種,是東北地區收集植物種類最多的植物園。

    張氏帥府

        "大帥府"位於沈河區大南門,今朝陽街少帥府巷48號,曾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長子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父子辦公官邸。

    南清真寺

        清真南寺是瀋陽地區最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以拜殿(亦稱大殿)為中心,分裏院、外院、前院、後院、南跨院五部分。

       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
        又名奉天大鼓,是乾隆年間“子弟書”唱腔傳入瀋陽後與東北民歌小調揉合而成的一種曲藝。
        秧歌是流傳于北方廣大地區的民間舞蹈。瀋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
       領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的同時,將冰雪與文化、冰雪與民俗、冰雪與健身相結合。
        瀋陽人創辦了獨特的燈展。有如花的綵燈,古樸的宮燈,寓意深遠的故事燈、造型奇特的冰燈等。
        皇寺是皇家寺院,事實上,從皇寺始建之時“皇寺廟會”就已經出現了雛形。建成後規模日益壯大。

        瀋陽的美食佳肴歷史悠久,製作精湛,在滿族菜肴基礎上,借鑒和發展了傳統宮廷的精良技術,又薈萃了中國名菜之精華,傳入一些各民族的風味小吃,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瀋陽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由多民族組成的聚居區。少數民族人數最多的是滿族、朝鮮族、回族、錫伯族和蒙古族。
        滿族最具民族傳統的節日是頒金節,因皇太極廢女真舊名定滿族為族名。這一天成了滿族命名紀念日。
        錫伯族人喜歡打獵。每當冬季來臨,農事已閒,錫伯族人便相約外出狩獵。

    主辦單位:瀋陽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聯繫電話:024-22708480  郵箱:lnsytb@huaxia.com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