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0年9月

華夏經緯網 > 台灣大事記      2021-03-15 15:03:58

       1日 臺“交通部”與“警政署”聯手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路口安全大執法”,主要是針對“車不讓人、行人違反路權”等情況,汽、機車路口未停讓行人,最高可罰3600元新台幣。

       2日 蔡英文出席2020年“軍人節”暨“全民防務教育日表揚活動”時表示,“臺軍絕對是一支‘戰時能作戰,平時能救災’的鋼鐵勁旅,並強調‘台灣安全’,必須仰賴所有臺軍官兵守護”。

       蔡英文出席“2020歐洲日晚宴”時表示,“台灣與歐盟合作抗疫,在艱困時期共同克服許多障礙,期盼能借由洽商雙邊投資協定的機會,擴大經貿合作,為彼此更具體堅實的夥伴關係開啟機會之窗”。

       國民黨召開“中常會”通過改革委員會“現階段兩岸政策報告”。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提出“八點論述”,稱將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根基的“九二共識”延續兩岸互動,堅決反對“台獨”與“一國兩制”,並呼籲“大陸放棄對臺用武”。

       5日 臺“衛福部長”陳時中宣佈,美豬4個部位的最大殘留許可值(MRL)分別為:肌肉及脂(含皮)0.01pm、肝臟0.04pm、腎臟0.04pm、及其他可食用部位(胃、腸、心等部位)0.01ppm。

       台當局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舉行“強化海地電網系統計劃”動工典禮。臺外事部門稱,該援助計劃能夠通過“推動民生建設”提升“友邦合作夥伴關係”,同時拓展台商海外商機。

       6日 國民黨召開第20屆第4次“全代會”。國民黨歷任主席馬英九、吳伯雄、吳敦義、朱立倫、洪秀柱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等藍營執政縣市長均出席。

       7日 蔡英文在新竹褒忠亭義民廟出席2020年度義民節慶祝大典”暨參拜“湖口顯聖宮”時強調,“義民精神”就是“台灣精神”,義民信仰的文化,就是台灣重要的文化;期盼一起為客家文化努力,豐富台灣“多元文化”,“共同守護台灣”。

       國民黨舉行第二十屆第四次“中評會”,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報告黨內改革進度稱,目前黨內正在籌備成立“國際事務部”,強化國民黨對國際局勢的掌握和對國際輿情的回應;計劃重新恢復培育青年工作;推出直播節目和黨部APP,落實“溝通網路化、服務數位化”的競選承諾。

       8日 臺“國發會”發佈“前瞻2.0基礎建設預算”規劃,軌道建設預算從4200多億元台幣(下同)腰斬到不足2000億元;與5G、AI和半導體相關數據建設則從原來的460億元增加為1382億元。

       9日 臺“監察院”調查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案,發現有眾多司法檢警調高層涉不當接觸、球敘、宴飲,甚至疑炒股行為,要求“行政院”、“司法院”2個月內查處。

       臺《鏡週刊》爆料“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在高雄市新聞局長任內涉及婚外情並週旋于四女之間;當日,丁允恭辭去“總統府發言人”一職。

       10日 臺“行政院”通過“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以銜接將於今年12月31日到期的“推動募兵制暫行條例”。臺“退輔會”稱,該條例修正的內容主要涉及“就業輔導獎勵”、“創業貸款利息補貼”、“職業訓練補助”、“就學生活津貼”以及“住宅水電優惠”。

       11日 蔡英文視察兩處“空軍防空導彈連”,重申“‘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這是‘保家衛國’的信念和決心,一定會做臺軍的後盾,讓大家全心投入任務”。

       12日 台北論壇基金會、台灣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民主太平洋聯盟”(DPU)合辦“戰略對話:臺美中大未來論壇”,前“國安會秘書長”、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表示,“台灣的未來由大陸決定,取決於中共打不打”。

       13日 台中市武界壩六號閘門兩度異常開啟,30萬噸河水傾瀉而下,造成在下游河床露營的兩個家庭4人死亡的悲劇。

       14日 針對島內輿論所炒作的“求和説”,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召開記者會宣佈,國民黨將不以政黨形式參加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國民黨仍主張“兩岸應該基於對等尊嚴交流,未來仍然會為兩岸交流努力”,並證實原國民黨領隊王金平不會以個人名義參加。

       15日 蔡英文出席“中美洲獨立199週年紀念酒會”時強調,未來台灣會持續發揮實力通過各種形式,與各個“友邦”及國際社會一起分享自由、維護自由。

       16日 針對日本召開臨時國會,選出自民黨新任黨魁暨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為第99任首相,臺“總統府發言人”張??涵表示,蔡英文代表台灣地區對菅義偉首相表達祝賀。

       17日 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增長、能源與環境的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率團抵臺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並代表美國政府出席李登輝的追悼會。克拉奇成為1979年美臺“斷交”以來美國國務院訪台現任官員中的最高層級,也是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8月初訪台後,今年第2位訪問台灣的美國高階官員。

       18日 蔡英文宴請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率領的“訪台”代表團,就臺美更深化的合作關係深入交換意見,並期許促進臺美“夥伴”關係更友好、更密切。

       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表示,此次演習是針對當前台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

       由中國貿促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福建省貿促會等承辦、以“合作、創新、共用”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工商合作論壇在福州召開。

       19日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偕同台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出席台灣地區前領導人“台獨”教父李登輝的追悼會。

       以“攜手公益,惠澤兩岸”為宗旨,以“守護公益初心,共謀兩岸福祉”為主題,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兩岸、香港等八家機構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兩岸公益論壇在廈門舉行,來自兩岸106家公益組織、高校、媒體、企業等機構代表、專家學者和青年代表150余人出席開幕式以及主論壇、分論壇等活動。

       20日 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開幕式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新黨主席吳成典,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于偉國,台灣中華兩岸少數民族文化經貿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楊品驊發表致辭。

       21日 蔡英文在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出席“2020年度防災日地震避難掩護練習”時表示期待大家共同重視防災教育,讓學校成為防災校園,給學生們最安全、最友善的學習環境。

       針對台灣媒體報道稱大陸軍機多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

       22日 蔡英文出席“投資歐盟論壇”時強調,台灣已經準備好成為歐盟在資通訊技術生技、健康及智慧移動等産業的主要合作夥伴,希望未來能在現有穩定的基礎上,洽談“雙邊”投資協議,讓雙方堅實的夥伴關係能夠向前推動。隨後,又前往澎湖“空軍天駒部隊”、“海軍146艦隊”等兩處進行中秋節慰問。

       針對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訪台,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美方近來接連派高官赴臺,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與美勾連,最終損害兩岸同胞利益。

       台北地檢署偵辦的兩項“立委”涉受賄案偵結。現任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國民黨“立委”陳超明、廖國棟,無黨籍“立委”趙正宇,前“立委”徐永明等12人依“貪污治罪條例”遭起訴,其中蘇震清、陳超明、廖國棟獲羈押禁見。民進黨籍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獲不起訴處分。

       23日 賴清德出席“5G?X?AI生活新境界科技論壇”時表示,5G的時代已經來臨,台灣定要拔得頭籌,才能在國際競爭上,持續佔有一席之地。

       臺“立法院”舉辦新會期各委員會召委選舉結果出爐,8個常設委員會共選舉出16席召委,民進黨團拿下9席,國民黨團拿下7席。

       24日 蔡英文接見“國際半導體産業協會(SEMI)與台灣半導體産業協會(TSIA)董監事及海內外半導體企業高層”時強調,希望在台當局和民間共同努力下,讓台灣半導體産業不斷提升競爭力,繼續做全球業界的領頭羊。

       25日 臺“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宣佈已與國際平臺“ 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但強調不會選擇大陸製造的新冠肺炎疫苗。

       26日 蔡英文先後前往高雄岡山基地、金陵營區及左營基地慰問“空軍第3後勤指揮部”、“陸軍工兵訓練中心”及“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強調台當局會逐步落實提升軍人待遇、改善住宿環境及推動“防務自主”政策。

       27日 蔡英文出席“新冠肺炎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授獎典禮”時表示,“台灣有科技、防疫經驗及民主社會資訊公開透明的優勢,不但能夠守護民眾的健康,更可以幫助其他國家”。

       28日 《遠見》雜誌2020年台灣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出爐。新竹市一舉奪得榜首,多年霸佔龍頭寶座的台北市首次屈居第二,新北市排名第三,台中市與桃園市擠進全臺前五名,台中市則成為“六都”中進步最多的城市。

       29日 蔡英文出席“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6屆年會”開幕典禮時表示,期盼未來台商能夠發揮長期發展積累的能量,結合台當局經貿政策,擴大台灣地區和各國的合作商機,擦亮“台灣製造”的招牌。

       30日 臺美雙方宣佈已在9月17日簽署“臺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備忘錄,由雙方攜手搶攻東盟與拉丁美洲區域的基礎建設與能源開發市場。

 

       【摘自《台灣週刊》2020年第39期】

 

責任編輯:左秋子


台灣資料庫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