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1年7月

華夏經緯網 > 台灣大事記      2021-10-29 14:39:36

1日 蔡英文主持“臺軍重要高層幹部授勳暨晉任布達受階典禮”時強調,強化“國防”能力的作為刻不容緩,並希望就任“總統府戰略顧問”的張冠群與晉陞“上將”的梅家樹“務必戮力同心,一起讓臺軍戰力更強”。

2日 台當局為應對德爾塔(Delta)變異株進入台灣島內,啟動了對入境旅客全面核酸檢測(PCR)作業。

臺“中選會”宣佈,原定8月28日舉行的四項“公投”(“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因受疫情影響,延至12月18日投票。

4日 “臺日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在接受陳水扁廣播專訪時稱,“台灣要宣佈‘獨立’,不是台灣人民自己可以決定的,這説起來很殘酷,但這是現實,要考慮國際形勢、對岸可能的作為等因素”。

5日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一場演講中叫囂,“中國若侵犯台灣”,日本政府認定這是安全保障相關法制所規定的“存亡危急事態”,有可能行使有限的集體自衛權,“美日要一同防衛台灣”。

6日 臺“主計處”公佈5月失業率飆高到4.11%,創7年半以來新高,就業人數更是雪崩般大減,低工時就業人數暴增,雙雙創下有調查以來最差數據。

7日 針對海地總統遇刺身故,臺“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蔡英文代表台當局致以深切哀悼,並稱“台灣將堅定與海地風雨同路,做其堅強後盾”。

8日 日本捐贈第二批113萬劑AZ(阿斯利康)疫苗抵臺,這批疫苗將在完成檢驗程式後投入後續疫苗接種計劃。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佈,“三級警戒”再延長至7月26日,但部分措施微解封,包括餐廳、電影院等場所自7月13日起適度放寬。

9日 蔡英文在寓所接見即將離任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

11日 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參選國民黨主席。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所屬復星實業與臺積電、鴻海及永齡基金會已簽署共計1000萬劑的mRNA新冠疫苗銷售協議。

12日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准在浙江麗水縉雲仙都景區和四川綿陽鹽亭嫘祖陵公園新設兩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兩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共同發展的機會。

臺積電、鴻海及永齡慈善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宣佈各完成五百萬劑BNT疫苗採購,並捐贈“衛福部”作為新型冠狀病毒防疫使用。

13日 蔡英文宣佈再次邀請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今年度台灣地區的“APEC領袖會議代表”。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即起開放18歲至49歲民眾參與第三輪疫苗接種登記,包括移民、持居留證外籍人士等。

14日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宣佈,國民黨已聯合南投、雲林、花蓮和台東四個執政縣共同委託合格藥商,提出購買500萬劑BNT疫苗的正式申請。

臺“總統府”公佈“國安會”新任人事案,任命前“參謀總長”黃曙光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前“國安局副局長”胡木源出任“國安會副秘書長”。

15日 “美國在台協會”(AIT)新任“處長”孫曉雅就職之際,美方首度以軍機、採取專人專機的方式,派遣1架機號為13013的C-146A軍用行政專機降落在台北松山基地,運送“外交郵件”,並短暫停留34分鐘後離臺。

日本捐贈的第三批約100萬劑AZ疫苗順利抵臺,臺“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包括第三批捐贈的疫苗在內,日本政府共捐贈台灣地區超過330萬劑疫苗。

16日 蔡英文前往新竹市立體育館視察疫苗接種情況時表示,國際疫情仍然嚴峻,加速大規模接種、強化社會整體防護力是台灣地區當前的首要任務。

17日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新增8例本土病例,是島內疫情“三級警戒”

以來第一次降到個位數。

18日 島內新增18例確診病例,分別為15例本土病例和3例境外輸入病例,新增4例死亡病例。

台當局強行給予未做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臺制高端疫苗“緊急用戶許可證”(EUA),核準其項目製造,因審查過程不公開不透明,引發島內民眾強烈反彈。

19日 中華台北奧運選手代表團前往日本備戰,出現選手與同行官員在機位、住宿上明顯差別待遇的狀況,引起島內一片譁然。

20日 島內新增24例確診病例,分別為18例本土病例和6例境外輸入(自美國、印度尼西亞、緬甸入境)病例,新增4例死亡病例。

21日 台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以錄影的方式參加“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2021)線上開幕時稱,“希望通過國際生技大會,讓世界看見台灣防疫及生技醫療科技亮點,讓台灣在世界生醫産業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22日 臺“行政院”宣佈取消住宅1000度以下用戶、社會福利機構7月夏季電價。

23日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佈,7月27日至8月9日全島疫情警戒從三級降為二級,室內放寬至50人、室外100人;各縣市在該原則下可視疫情需要進行適當調整。

24日 東京奧運男子柔道60公斤級決賽,中華台北隊楊勇不敵世界排名第2的裏約奧運銅牌得主日本選手高勝直壽,拿下銀牌。

25日 中華台北隊19歲拳擊女將羅嘉翎在女子57公斤級比賽中,以10比6力克尼日利亞選手耶索夫,贏得銅牌。

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開會議,同意開放AZ疫苗混打mRNA疫苗,也就是AZ可以和莫德納及BNT混合接種。

27日 藍營佔多數的桃園市議會臨時會通過提案,率先提出向每位市民發放新台幣5000元,以應對因疫情引發的經濟放緩等問題,引發市民熱烈討論。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新任“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正式就任。

台灣“核二”發電廠2號機組發生反應堆緊急停機事故。

中華台北隊舉重選手郭婞淳在東京奧運女子59公斤級比賽中展現壓倒性優勢,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6公斤的成績獲得金牌。

28日 國民黨中常委正式確認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的國民黨黨主席改選時間,預計在8月12、13日開放參選人領表,16、17日開放登記,9月25日正式投票。

30日 蔡英文前往“國史館”出席“關鍵1991:李登輝與台灣民主元年展覽開幕典禮”時聲稱,“未來如何持續深化台灣民主、走向世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挑戰和使命”。

31日 蔡英文前往花蓮空軍“第五聯隊體育館”頒發“褒揚令”,表彰殉職空軍“少將”蔣正志。

立陶宛捐贈台灣地區的2萬劑AZ疫苗運抵台北。

 

【摘自《台灣週刊》2021年第32期】


責任編輯:左秋子
台灣資料庫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